“人靠衣装,佛靠金装”,
红木家具亦如此。
上了蜡的红木家具好比裹了一层华丽的保护衣,
即使历经长时间的洗礼,
还能使红木家具保存自身的木性以及漂亮的木纹。
说起如今的上蜡工艺,
就分为烫蜡、擦蜡、打蜡等多种,
虽然听起来都差不多,
但是在做法和效果上还是有明显区别的。
烫蜡烫蜡工艺是对红木家具表面进行精细打磨后,直接把土蜂蜡加热渗入家具木质表面,让土蜂蜡和红木中的木质、树脂等一起形成保护膜。
蜂蜡具有防潮、绝缘、可塑和可燃等性质,可以减小木材的干缩湿胀,防止家具翘曲变形。
而且蜂蜡有一定的拒水性能,其渗透性较好,在高温烘烤的作用下,蜂蜡进入到木材的管孔中,堵塞管孔,一定程度上降低其吸水失水的能力,减小家具因外界环境变化而引起的形变。
烫蜡工艺示意步骤图:
------
采用烫蜡工艺制成的红木家具效果
1、色彩
烫蜡后木材的颜色比烫蜡前要深一些,色泽也会更加圆润,降低了材色的浮躁感,增加了其深沉、含蓄、内敛的韵味,弥补了有些木材材色上的缺陷。
2、光泽:
烫蜡后家具的表面光泽比烫蜡前要高,看上去更光亮一些,木纹更清晰一些。由于蜡质具有柔和、细腻的特点,所以产生的光泽不但不尖锐刺眼,反而更增加了几分温和、自然的气质,让人易于亲近。
3、环保:
家具表面采用烫蜡装饰技术可以改善现今存在的涂饰污染状况,更为绿色环保。
传统的烫蜡技艺虽简单,但容易产生以下两个问题:
1、传统烫蜡工艺处理的家具,要想光滑细腻必须靠事先的精细打磨。要从目砂纸开始,对家具的每个部件反复打磨,直至打磨到目。仅此项耗费的人工就极大。
2、蜂蜡是淡黄色的,几近于无色,掩盖不了木质本色,使木材瑕疵、容易缺陷暴露,所以传统烫蜡技术对用料、组料要求极其苛刻,容易导致浪费很多木料,并增加成本。
为了提高红木家具制作效率,一些红木厂家会选用工业烫蜡的方法。“漆托蜡”、“顺色烫蜡”、“固化烫蜡”这些工艺虽说可以减轻工作量,但也容易被不法商家乱用,达到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目的。
固化烫蜡
将木料漂白顺色后,用固化剂进行表面处理,只要粗略打磨,就会使表面显得非常光滑平整,品相极好,这使红木本来的木性丧失,容易被不良商家以假乱真。
漆托蜡
将家具整体顺色后上一层底漆,然后再烫上一层蜡,仅从表面更加的光亮漂亮,但是难以分辨木料好坏优劣。
顺色烫蜡
先将家具表面进行整体染色(顺色),然后再烫蜡,这样的家具看起来也非常美观大方,但是这样容易让不良商家选用别的木材以次充好。
擦蜡、打蜡擦蜡与打蜡可以理解为同一种工艺,它不仅很好地展现了木材优美的自然纹理,而且在木材上形成了一层保护膜,很好地防止外界环境对木材的腐蚀。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层保护膜由于不断受到空气氧化,人手抚摸、抹布拭擦等因素的影响,使家具的表面、棱角、边线等处呈现一种自然、透亮、温润如玉的表面形态,即所谓的“包浆”。
但也有不足,就是光泽度不够,木材的棕眼裸露在外,如果所使用的木材棕眼比较大的话就比较影响美观,像海南黄花梨、小叶紫檀、黑酸枝这几种高档红木,棕眼较小,采用打蜡工艺就能够很好地凸显木材本身优美的纹理和色泽。
前文所述的传统烫蜡、工业烫蜡、擦蜡、打蜡都是红木家具的表面处理工艺,而煮蜡则是一种木材干燥处理的工艺,但至今仍存在很大非议。
煮蜡“煮蜡”用的蜡不是蜂蜡,而是石油中提取的工业石蜡。工业石蜡是一种混合物,不同种类的石蜡熔点、沸点相差很大,液态石蜡在常温下就是液体,而一般的工业石蜡在常温下是白色固体,熔点50~70℃,沸点~℃。
因为石蜡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所以把木头泡在石蜡中进行熬煮,当石蜡加温到℃以上时,木头中的水分就从表面到内部不断汽化,而石蜡则不断渗入到木头中代替了这些水分,所以煮蜡又被称为“蜡水置换”。也有抽真空加速水分脱离的。
经过煮蜡工艺的红木木料基本失去了湿涨干缩的木性,所以极其稳定。当然,对于把“红木”变成“石蜡木”,存在改变木质的气味、颜色,降低了木质的弹性变得酥、脆等问题。
红木家具的上蜡工艺就有很多种,不一样的工艺也会影响到红木家具的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为了能使用到优质的红木家具,建议消费者在购买前问清楚商家,并且到信得过的红木品牌企业去购买红木家具,谨防上当受骗!
整理∕彭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