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枯竭比我们想象的快,且用且珍惜

前言

红木家具除了具备一般投资品的珍稀性之外,还在于它具有濒危性,也许再过50年,这个行业便不复存在,等它再开始时可能又是几个世纪以后的事情了。”中国家具协会传统家具专业委员会主席团主席杨波说。

作为珍稀和短期内不可再生的资源,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全球红木资源加速枯竭,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红木家具,红木枯竭比我们想象的快,且用且珍惜吧!

--

十几年,弹指一挥间

乾堂

年出台的红木国标,筛定了33种传统使用、材质优良、有足够存量能成为商品材的红木树种;到了年,就有18种被列入国际二级濒危保护;再到年,《国标》中明确规定红木的范围更改为为5属8类29个树种。

如果不是成材时间长、难以再生的珍稀树种,国际濒危组织何至于如此大动干弋?

从东南亚到非洲,基本每个红木产地国都出台了针对红木的禁伐、禁运、禁出政策,基本每个红木产地国都在打击、抓捕红木走私。

如果不是难以恢复、难以补充的资源型树种,红木产地国政府何至于此?

--

短短十几年时间,红木行业都发生了什么?

乾堂

现在,不管是海南产地还是内地市场,流通的海黄木料基本都是根料、小料、新料。

“海南黄花梨几近绝迹”已是业界共识。

它确实没了,也早已退出了红木家具市场。市场上基本没有流通的海黄家具料,真正意义上的黄花梨家具更是极为少见,基本只有手串、小摆件等工艺品在流通。

大红酸枝呢?小叶紫檀呢?

10年的时间,当时谁能想到这种料10年后会变成按根、按块卖,折吨价至少要百万以上?谁会想到这种料10年后会在红木市场上基本绝迹,可遇不可求?

仅过了10年时间,1.8米口径的缅花料早已成传说;1.5米口径的基本绝迹;1米以上口径的都已罕见,如果手头有1米以上口径的,拍个照发到朋友圈一定有很多木友点赞。

请珍惜好手中的每一根红木材料

珍惜好手中的每一件红木家具

红木资源的现状

随着人们对红木家具的需求量日益增加,高速发展的红木行业,导致红木原材料开始日渐稀缺。

大部分的红木原材料,价格在几年内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涨幅情况,有的红木价格,早已经涨幅近百倍。

曾经按吨卖的红木原材料,现在很多都已经开始按斤卖,而且大料已经非常少见,就连一些很小的小料,也是供不应求。

一木难求

当下很多濒临灭绝的红木,都是一木难求,就算是有钱都未必能够买到,这是随着时代的推进,人们需求持续增长导致的结果。

虽然现在,各个红木生产国家,对红木的采伐以及出口有着非常严格的措施,但是红木资源的枯竭,是改变不了的现状。

因为濒危,所以更加珍惜

现在的人们已经意识到红木存量已经不多了,所以对红木产品更加的重视。

红木资源的枯竭,可谓是一种灭顶之灾,虽然能够进行修复,可是这个时间可能需要几个世纪,像一整片红木林的修复,可能需要更久的时间。 

--

无木可跌!红木主力用材逆市上涨10%--20%

乾堂

疫情冲击下,全国家居市场急速冰封,红木家具的市场销量,以肉眼可见的休克模式扑倒成“脸着地”状态。

按照一般商品的市场逻辑,红木木材的价格应该跟着一起跳水下跌才对,但市场总是出人意料。

红木家具市场销量一度冰封、价格竞争压力极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红木原料的价格,在春节后依然四平八稳的上涨,根本无视疫情下扑街的市场。

以大果紫檀、刺猬紫檀、阔叶黄檀、巴里黄檀为代表的传统红木主力用材,基本都有10%以上的涨幅。

--

原木暴涨之下,终端成品提价30%甚至翻番!

乾堂

今年以来,受到国际疫情影响,一些原材料甚至已经价格翻倍,消费者到手的产品也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涨价,整条产业链都遭遇了提价之伤。

原木、实木等材料,一直是我国比较依赖的进口产品。然而随着政策不断调整,进出口木材价格和货运费用都不断攀升,给国内制造行业带来极大的压力,首当其冲的必然是国内的木作、家具、地材企业。

业内人士预估,一些木作产品到达消费终端大约会提价30%甚至翻番,才能维持企业原本的经营利润。

年中秋国庆期间,御乾堂“东阳紫檀馆”正式开馆,陈列着明式、清式、新古典各种款式的小叶紫檀高端家具。

时刻领跑的御乾堂正在不断迸发新能量,匠心打磨产品,以高端精品风范持续畅销,成为消费者口碑与社会影响力俱佳的行业领跑者。

在中国经济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御乾堂将更加坚定小叶紫檀、大红酸枝高端精品战略,将美好生活传给每一位消费者。

红木家具,为下一代珍藏

线条之美

温柔了东方,惊艳了世界

小叶紫檀,木有大美而不言

以上部分图文资源来源互联网,仅供学习交流勿作商业用途。

若有侵权行为请及时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御乾堂总经理:

(马总)

添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ctech2011.net/hmjb/128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