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中国的木工技术是非常厉害的,不用任何钉子和粘合剂,就能做出复杂坚固的器具和建筑。不过遗憾的是,现在追求这方面技艺的匠人已经越来越少,生活中除了古旧家具,也很少见到这种技术了——榫卯结构。
榫卯(sǔnmǎ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
现在的建筑师迷失了方向,人们为权贵,为彰显财富造房子,肆意挥霍着钢筋水泥,而这些材料在使用了几年之后,就会被拆掉,变成一大堆工业废物。
在日本传统的木质结构房子里长大的坂茂,自然而然地认为“把东西丢掉是一种浪费”,纸,竹子,木头看起来很脆弱,但其实只要使用得到,有不可预估的潜力。
坂茂设计的新西兰纸板大教堂:由98根圆形纸管做梁柱,用特殊加工的纸管做墙面和屋顶,可同时容纳人集会,设计使用年限长达50年。年,坂茂为阪神地震灾民搭建的纸木宅:便宜而又牢固的纸筒,成了灾民最好的庇护所汉诺威博览会日本馆,:完全采用再生纸打造,经历烈日暴晒和刮风下雨也不曾漏雨……有意思的是,最终日本馆在拆卸后运回了日本,并制成小学生的练习本再次循环使用。
奇怪吧,在钢筋混泥土都不会存在太久的今天,坂茂先生的一些纸建筑竟然成了“永恒”。大概是抱着这样信念造出来的房子,真正被使用的人所喜欢吧。
所以当瑞士Tamedia董事会主席找到坂茂造新的办公大楼,自然地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可以在里面工作得很舒服,造起来也很便宜,还能存在很久。”
“在瑞士,用什么造最合适呢?”,从欧洲的森林想到了在日本从小住到大的木头房子,想起了日本古老庙宇。
“啊,可以用榫卯结构。”坂茂先生脸上露出了笑容。
不得不提的是,由日本的工匠们一代代传承改进,被称为“河合继手”的榫卯结构,其实它最早是出自中国的。
那是中国古建筑的精髓,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合,不用一颗钉子就能造出坚固的房屋,这样的房子可以存在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在人类建造史上堪称奇迹。
用这种结构做成的红木桌子,异常牢固,外婆家里还有这样的,几十年用下来都不变形~
历史过去了千年,中国建筑师慢慢抛弃了这一传统却单一的技艺,用水泥,塑料,金属的造起了绮丽的建筑。
而这位日本大叔却继承了这一传统,他坚持道:
“虽然,现在的人们已经很少再使用它,但相比钢筋水泥,木头材料可以循环使用,盖起来噪音小,不会污染环境,它们有着那么多不能取代的优势啊。”
可用榫卯做这么大的建筑……坂茂先生笑笑“其实也并不很复杂呢”,
在柱子两侧安装了两根这样大的横梁,就像一个三明治。另外用一根长横梁又同时穿过这三部分。由于横梁是椭圆形的,所以它不会转动,这是一种全新的理念。”
坂茂先生将传统圆形柱子改良成椭圆形,会更稳定。
选择木头,还因为坂茂先生对于办公楼的一个执念。
“一般情况下,办公楼里会有一种比较冷的气氛,但我想创造一种像在家里一样的气氛,让人更加轻松。”
……然后,依着描画的图纸,坂茂先生开始带着一帮工人在瑞士街头爬上爬下,如果那时间你路过市中心,会看到那么大的木头柱子,在空中被吊着上上下下,一群工人抡着大锤子,叮叮咚咚。
关于更多日本榫卯技术,名为TheJoinery的推特用户就分享了一系列这种技术的动图。
金輪継ぎ
四方蟻継ぎ
二枚鎌継ぎ
枘先三枚組仕口
竿車知栓継ぎ仕口の二方差し
車知栓継ぎ仕口の四方差し
三方組仕口
河合継手
大阪城追手門控柱継手
这位用户还在他的推特上发布了一系列”3D木工指南”,有的复杂度非常高!
(每张图小编都能看好久...
觉得每一张图都好神奇)
老祖宗的东西,有许多还是不应该丢掉啊....
北京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