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村自动化养殖蛋鸡效益高

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专科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沙子坡镇红木村大力发展自动化、规模化蛋鸡养殖,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初冬时节,在沙子坡镇红木村蛋鸡养殖场里,一排排标准化养殖设备排列有序,室内喂养设备先进,配备了自动上料机、自动抽风机等现代养殖设备,一只只蛋鸡正探头探脑地啄食,一枚枚个头大、蛋壳粉红的鸡蛋,由自动传送带缓缓地运送汇合到一起,再由工人进行分拣装箱,打包出售。

“我们出产的每一枚鸡蛋都经过严格筛选,确保没有裂壳鸡蛋,鸡蛋表面没有污染物。”红木村支书何瑞富随手拿起一枚鸡蛋进行展示。

年,该村积极争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开工建设占地约亩的蛋鸡养殖场,引进了一整套自动化技术设备。年初,养殖场试验示范养殖2万羽,产值40万元。

“我们采取自动化养殖,定时启动自动饮水和送料设备对蛋鸡进行喂养,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鸡蛋品质。比传统的鸡舍更清爽、干净,蚊虫少了,疾病也就更少了。”何瑞富说。

通过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等养殖实战摸索经验,今年,该养殖场扩大养殖规模,养殖蛋鸡3万羽,日均产蛋2.7万余枚,日均毛收入近2万元。

养殖场采取“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年底对产生的利益按“”模式实行差异化分配,覆盖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年,向贫困户分红11万余元。

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也解决了群众就近就业。55岁的王贤周前些年一直在江苏等地务工,在养殖场上过班,学过养殖技术。年,得知村里在发展集体经济,懂养殖技术的他留了下来,在养殖场负责养殖技术,每月有元工资,少了来回奔波之苦,解决了外出务工而不能兼顾家庭的难题。

由于养殖场的鸡蛋品质好,产品供不应求,内销本地,外销至重庆、湖南、贵阳等地。

“今年我们养殖3万羽蛋鸡,每天产蛋2.7万枚,由外面公司订单到我们这里收购,今年预计产值50万元左右。”何瑞富说。(印江融媒体中心记者张向芬任春燕)

主编:陈刚副主编:刘焱琪审校:田勇编辑:吴霞

梵净仙菇宣传视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ctech2011.net/hmjg/124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