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黑黄檀在红木中归属研讨

卢氏黑黄檀在红木中归属研讨

本文原载于《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年8月第3期作者陈潇俐(南京博物院)徐永吉/(南京林业大学)雷勇(南京无为斋庄道艺术珍品坊)摘要:随着卢氏黑黄檀在我国大量使用,对卢氏黑黄檀的在红木中的归属纷争不断增加,为了讨论其在红木中的归属,试从木材解剖学、紫外光变色、紫外光照下官能团变化特征的傅立叶红外光分析和热变色四个不同角度对其进行研究鉴定。实验结果表明,卢氏黑黄檀的解剖学特征、紫外光变色的色度学变化趋势、热变色的色度学变化均与檀香紫檀一致,而与黄檀属黑酸枝类树种差别显著。本研究可为红木标准的逐步修正与完善提供参考。关键词:卢氏黑黄檀;木材解剖学;紫外光变色;热变色0引言红木制品是中国的国宝,以其独有的三大属性(实用性、艺术性、增值性)在历史上一直是皇宫、巨贾等非富即贵的上流社会的宠儿。明清家具和工艺品已被北京故宫、颐和园、智化寺、上海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视为珍藏展览的精品。藏明清家具最为丰富的首推故宫博物院,列举三件红木家具(见图1~3)。▲图1故宫藏紫檀卷草纹圈椅▲图2故宫藏紫檀五开光坐墩▲图3故宫藏紫檀卷草纹圈椅

堪称中国古典家具的代表。民间也有北京紫檀博物馆、琉璃厂、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等。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研究》(),杨耀的《明式家具研究》(),田家青的《清代家具》(),都体现了国人研究的成果[1]。

随着改革开放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基于人们回归自然的心态和追求绿色材料的强烈愿望,购买红木制品之风盛行。

红木制品的艺术和价值是以红木类木材作为载体来体现的。

明清宫廷家具传统用材树种为紫檀和黄花梨,两者均来自海外(注:黄花梨来源描述有误)。至清代中期,两者来源匮乏,以酸枝和花梨等来替代,酸枝木形似紫檀,新鲜材或水湿后带酸味,木材带紫色条纹,酸枝的名称由酸紫演化而来。花梨木具交错纹理形似黄花梨,色泽偏红,结构较黄花梨粗。因酸枝这类木材的心材带紫红色,在江、浙及以北地区民间习惯称为红木,随后,凡用紫檀、酸枝、黄花梨、花梨、乌木、鸡翅木等为原材,用明清传统工艺制作的硬木家具都称为红木家具,生产的作坊和厂家称红木家具厂和红木雕刻厂,上述所用的木材统称为红木,红木的名称逐步在全国广为流传。因此红木并不是树木分类学上一种树种的名称,而是相约俗成用于制作红木家具或雕刻品的一类特定树种商品材和集合名称。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内涵[2,3]。为了规范混乱的红木市场,使红木名称有科学和统一的标准来界定,由国家林业局提出,中国木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经中国林科院木工所和上海木工所等起草单位多年努力,《红木》国家标准GB/T-,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首次发布,于年8月1日实施(GB/T-版于年7月1日实施)。

近几年来,一种新的硬质木材及用它制作的家具出现在市场上,这就是卢氏黑黄檀,俗称“大叶紫檀”(见图4)。

▲图4卢氏黑黄檀

卢氏黑黄檀原产地为马达加斯加,树种拉丁名为:Dalbergialouvelii,商品名为:Boisderose。这种木材进入我国的确切时间应该是在年前后,国内企业从印度人手里把它买进来[4]。但在当时一段时间,根据木材构造,国内一些木材鉴定机构把它鉴定为紫檀。江苏某企业向故宫博物院捐赠的“紫檀”实际上就是卢氏黑黄檀。之所以后来把它定名为卢氏黑黄檀,源起于马达加斯加林政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参见《关于大叶紫檀的一些话题》),故《红木》[5](GB/T-)国家标准把它定名为卢氏黑黄檀,归属于黑酸枝类。

随着卢氏黑黄檀在我国大量使用,对卢氏黑黄檀的归属纷争不断增多。本工作试从木材解剖学,紫外光变色,紫外光照下官能团变化特征的傅立叶红外分析以及热变色四个不同的角度,来讨论卢氏黑黄檀在红木中的归属。

1木材解剖学

从红木标准(GB/T-)编制的原则:从木材解剖学的角度,研究木材分类特征,进行木材分类。黄檀属与紫檀属在木材解剖学上最大的差别在于在弦切面上黄檀属为多列木射线,而紫檀属树种为单列木射线。卢氏黑黄檀木射线同型单列,叠生,高5~9细胞。同于紫檀属,而区别于黄檀属。(见图5~9)

由图5~9可以看出:卢氏黑黄檀与檀香紫檀弦切面的显微构造匀为单列射线,而隶属于黄檀属的酸枝木均为多列木射线。此外,卢氏黑黄檀其它解剖特征:导管管间纹孔、轴向薄壁组织、木纤维壁厚射线与导管间纹孔同管间纹孔式也均同于紫檀属。由此可得出:卢氏黑黄檀的解剖特征与黄檀属有区别,而与紫檀属解剖特征较为一致。2紫外光经时变色2.1试验材料试材树种和产地见表1所示。

2.2试验方法

将表1所列试件在自然环境中放置1年以上用,日本制牧田型小型压刨机将被测面精刨加工平整,将试件制成

30mm×30mm×15mm的方材,紫外灯采用南京紫光电器生产的2H-18W节能灯,入=~mm,主峰值为mm,表面辐射强度(μm/cm2)左右。

将试材放入带有紫外光照射的恒温恒湿箱中尽量保证紫外光源与各试材的距离一致。共照射96小时,每隔12小时对其颜色参数进行一次测量记录,观察其材色的经时变化。用X-riteSP60积分球式分光光度仪对加工好的试样进行颜色测量。光源采用D65标准光源,相关色温为K,照明的几何条件为d/0(漫反射/垂直入射),10°大视野,测量范围为Φ8.00mm。对每一块试样,在待测面进行多点测量(随机选取五点),取平均值作为试样的测量值。然后将同树种的各块试样的测量值取平均值,作为树种的材色测定值。

2.3试验结果与分析

紫檀与黑酸枝类木材在紫外光照随时间变化及比较见图10~14和表2所示。

从图10可以看出,卢氏黄檀的明度值[6]紫外光照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小,与紫檀的变化趋势是致的。东非黑黄檀的明度值L*有所减小,而阔叶黄檀和黑黄檀的明度值是增加的。

从图11可以看出,卢氏黑黄檀的红绿色品指数紫外光照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小显著,而减小的数值与紫檀一致,呈现惊人的相似。而其余三种酸枝木的红绿色品指数变化非常小,基本保持稳定。

从图12可以看出,卢氏黑黄檀的黄蓝色品指数b*与紫檀都有减小,而其余的三种黑酸枝的黄蓝色品指数则有不同程度的增大。

从图13可以看出,卢氏黑黄檀的色饱和度紫外光照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减小显著,与紫檀变化趋势致,而其余的三种黑酸枝的色饱和度则有不同程度的增大。

从图14可以看出,卢氏黑黄檀与紫檀的色差值大于10,即人的视觉感觉非常大[7]。而其余的三种黑酸枝的色差则比前两者小得多。

黑酸枝木类四个树种除卢氏黑黄檀外其余三个树种在紫外光照下颜色经时变化的趋势较一致。卢氏黑黄檀与其它三种酸枝木的紫外光变色的色度学变化差别较大,而与紫檀的色度学变化趋势一致。

3热变色

3.1试验材料

将表1所列试件在自然环境中放置1年以上,用日本制牧田型小型压刨机将被测面精刨加工平整,取试件的基本外形尺寸为mm×75mm×15mm,每个树种取2~3块心材部位作为试件。

采用HG-(1A/1AD)电热干燥箱加热。

3.2试验方法

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在40,60,80℃条件下测定红木类木材材色随时间变化的各参数值。

选择各试件的一面为测试面,标出三个测点并测定三个点的明度值L*,红绿色品指数a*,黄蓝色品指数b*,色饱和度c*。然后将试件放入试验设备内,按试验温度进行加热小时,每隔12小时对其颜色参数进行一次测量记录,观察其材色的经时变化。

3.3试验结果与分析

各树种材色在40,60,80℃加热条件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各个参数的测量值的均值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见表3~6。

从表3~6可看出,黑酸枝类除卢氏黑黄檀外其它两种树种材色各个参数在三种加热条件下L*a*、b*、C*的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化幅度较小,且每一树种其△E*值在40,60,80℃加热条件下极差值均小于3NBS,小于肉眼可分辨的极限值,故热变色不明显。

卢氏黑黄檀热变色的表现与所试验的其它两种黑酸枝类(黄檀属)的木材存在明显的差异,它的色度学变化与檀香紫檀一致。材色各参数在三种加热条件下L*、a*、b*、C*的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在减小,且加热温度越高各参数减小的幅度越大,其△E*值在40,60,80℃加热条件下极差值分别达到6.42,9.55,14.39NBS,均在6.0NBS以上,人的视觉感觉色差大。

4结论

经从木材解剖学、紫外光变色、紫外光照下官能团变化特征的傅立叶红外分析,以及热变色四个不同的角度,以檀香紫檀,卢色黑黄檀及其它黑酸枝类树种为试材,以实验数据重新论证表明,卢氏黑黄檀的特征更相似于紫檀类树种,而与黄檀属黑酸枝类树种差别显著。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红木标准会逐步修正和完善。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也会不断深人。希望能与各位业内人士共同探讨这个课题。

参考文献

[1]杨家驹.中国红木[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4-5.[2]徐永吉.红木的种类及其鉴别[J].林业科技开发,,13(5):56-57[3]徐永吉,李伟华红木鉴别[J].中国木材,,(5):8-11[4]王永杰.卢氏黑黄檀[J].中国红木古典家具,(2):13-14.[5]GBT-红木[6]竺子民.光电图象处理[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93.[7]张壁光木材科学与技术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END-

公告

鱼珠木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ctech2011.net/hmju/131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