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订的红木国标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

红木新国标出来了,大家最关心的当然是树种有哪些变化,官方文件还没公布,为此,我们打听了一些小道消息。

年4月,原林业部授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制定“红木国家标准”。

古典红木家具专家王秀林(左)、胡德生(中)、杨家驹(右)

木材学家和古典家具专家们产生了极大的分歧,互不相让。伴随着双方激烈的交锋,年5月19日,国家标准《红木》正式发布,年8月1日正式实施!

  年6月18日,国家标准《红木》修订启动会召开!

  年9月16日,修订小组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

  年11月9日,在浙江省东阳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

  年1月7日,在广东省中山召开第三次工作会议。

  年4月18日,在福建省仙游召开第四次工作会议。

  ...

因为牵涉到整个行业和各方不同的利益,这次国标修订当然也是伴随着无数的撕怼。

每次会议都有不同意见提出:有的认为要扩容,而XX树种该进国标、有的认为要从传统和文化来定义红木,绝不能增加、有人建议不规定树种只明确到类、还有人表示看到这个国标就烦,应该废掉...

每个提议都有支持者,也都有人强烈反对,也常有各种新观点公诸于世,国标修订工作举步维艰...

就在大家都以为这事已经撕到没法再继续下去的时候。

年12月9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公布了年第32号公告:

新修订的《红木》国标即将于年7月1日正式实施,代替年制订的标准:

  同时,与《红木》国标一起公告的还有一个《红木制品用材规范》:

新国标出来了,大家最关心的当然是树种有哪些变化了。

遗憾的是,虽有公告,但标准正文现在还没有公布!   

年,《红木》国家标准颁布,红酸枝正式被确立为一类木材的统称,包括:

交趾黄檀、巴里黄檀、奥氏黄檀、赛州黄檀、绒毛黄檀、中美州黄檀、微凹黄檀七个树种在内。

虽然各个树种都有对应的学名,但实际上在红木市场上用学名进行标注的仍然较少,特别是在工艺品类产品上,大多仍然采用俗称来进行标注。

由于红酸枝的学名及俗称交集之下有了狭义和广义之分,加之南北各地的俗称、传统与现代的俗称又有所不同,因此经常容易产生歧义。也经常有木友受此问题困扰而向我们咨询,为此,我们对这些概念进行一次梳理。

图:交趾黄檀

  学名:交趾黄檀

  俗称:大红酸枝、老挝大红酸枝、老红木、老挝红酸枝

  拉丁名:DalbergiacochinchinensisPierre

交趾黄檀,俗称大红酸枝,是传统意义上的“老红木”、“红木”、“红酸枝”。现在,在大多数地区的大多数商家在标注交趾黄檀时,都会用“大红酸枝”作为俗称。

目前国内的交趾黄檀主要产地为老挝、泰国、柬埔寨,因交趾黄檀老挝料的色泽和油性好而最被市场认可,老挝又是传统产地,因此市场上也习惯性的将交趾黄檀俗称为“老挝大红酸枝”。

不管是用“大红酸枝”还是“老挝大红酸枝”来作为交趾黄檀的俗称,都以强调一个“大”字与“红酸枝”进行区别,一般不会产生岐义。

但是,受传统俗称的影响,在福建等南方地区,目前仍有一部分厂家将交趾黄檀俗称为“老挝红酸枝”。而“老挝红酸枝”这个俗称就与江浙等地区对巴里黄檀的俗称产生了交集。

图:巴里黄檀

  学名:巴里黄檀

  俗称:花酸枝、花枝、红酸枝、老挝红酸枝、老挝酸枝、紫酸枝等

  拉丁名:Dalbergiabariensis

  树木及分布:乔木,产柬埔寨、老挝等地。

巴里黄檀的俗称比较多,花枝、红酸枝、老挝红酸枝、老挝酸枝、老挝酸枝、紫酸枝等都有使用。

一般在木材市场及生产厂家口头上都以“花枝”作为巴里黄檀的俗称,而成品标注最常见的是以“红酸枝”为材质俗称,也有部分以“老挝红酸枝”或“老挝酸枝”作为成品的俗称。

巴里黄檀这个“老挝红酸枝”的俗称和一部分厂家将交趾黄檀称为“老挝红酸枝”形成了交集,有些木友因此而备受困扰,甚至因误解而出现过争论、纠纷!

图:奥氏黄檀

  学名:奥氏黄檀

  俗称:白酸枝、白枝、缅甸酸枝、缅甸红酸枝、新红木等。

  拉丁名:Dalbergiaoliveri

  树木及分布:中至大乔木,树高约25m,一般为为18~24m,主要分布于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地的混交林中。

奥氏黄檀,俗称有白酸枝、白枝、缅甸酸枝、缅甸红酸枝、新红木等。因其主产为缅甸,所以奥氏黄檀常用俗称之一就是缅甸酸枝,其中以缅甸“瓦城料”黒筋多、油性高,密度高而最受推崇。

由于颜色较浅,因此在市场上另一个最常用的俗称就是“白酸枝”。白酸枝这一俗称也让很多人误将白酸枝当作酸枝木中的一类,认为酸枝木分为黑酸枝、红酸枝和白酸枝。实际上,奥氏黄檀(白酸枝)只是《红木》国家标准中红酸枝木类中的一种。

总结:

1、“红酸枝”作为学名,是包括七种红木树种的类别名称,而作为成品的俗称时,基本上都是特定指“巴里黄檀”这一个树种。

2、“交趾黄檀”最常用的俗称为“大红酸枝”或“老挝大红酸枝”,大多数情况下商家都会强调一个“大”字而与“红酸枝”进行区别。

3、在江浙沪及北方,俗称“老挝红酸枝”的基本是指巴里黄檀,而在南方也有可能是指交趾黄檀。

4、白酸枝并非酸枝木中的一类,奥氏黄檀(白酸枝、缅甸酸枝)在《红木》国家标准中归为红酸枝木类。

最后强调:很多情况下,通过俗称可以认定材质,但在交易时最好还是要与商家确认学名,特别是在俗称有可能混淆和双方理解不一致的情况下!

目前+人已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ctech2011.net/hmys/113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