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雕刻,家具仅仅只是一件人们生活起居中的日常用具,红木家具,也不过意味着这件日常用具所用材料珍贵。常言道“三分长相,七分打扮”,雕刻对于家具而言,就好比是淡妆浓抹的装饰,对于红木而言,是对珍贵素材本身的尊重。
雕刻是一种古老的装饰工艺,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历经石器与陶器制作,其工艺的魅力日趋成熟。据史料记载,将木雕艺术广泛运用到家具制作自商代,明清时期的红木家具将木雕工艺推向顶峰,木雕成了家具最重要的装饰手段。古典家具上的雕刻工艺是雕中有刻,刻中有雕;雕取其形,刻取其意。常见的形式和手法主要有浮雕、线雕、阴雕、透雕、圆雕等。
雕刻是红木家具的重要装饰语言,通过雕刻的装饰,使各种品种款式的红木家具产生不同的美,丰富多样的雕刻图案更赋予了家具的生命力,使之更具观赏性。红木家具上的雕饰花纹与其他各类工艺品一样,都是经过悠远和深厚的文化土壤孕育产生,并按照中国传统祥瑞观念延续下来的。
在红木家具雕刻纹饰中,多用谐音寓意的图案,使表现形式和内容巧妙结合,达到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境界。红木家具在吉祥图案逐步完善的过程中,每种物品已经有了它固定的含义,比如牡丹象征富贵,石榴寓意多子,鹿谐音禄,喜鹊代表喜庆,瓶表示平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中国的雕饰极为丰富,题材十分广泛,风格独特,它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地创新、发展、提高、完善。这些精雕细琢的图案是匠人在追求与木头情满掌间的心灵呼应,将自己头脑中人物、动物、花草的印象,通过手中刻刀在木材上表现、传达。不仅体现出匠人高超的雕刻技艺和鬼斧神工的大智慧,也满足了人们对雅致生活的追求。所以,那些选料精良、雕琢惟妙惟肖、形神兼备的家具精品深受藏家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