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红木文化品味流传东方的明清红木ld

于纷扰杂乱间,寻找人间至美

一张书桌,一套家具,一方小天地

由小见大

这是红木家具传承百年的文化内涵

生活中红木家具虽只占很小一部分

但其中所蕴含的美学

却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红木家具之美,美若天成

自然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木为万物之源,生命力何其顽强。红木为大自然的造物,生长中汲取日月之精华,吸收山水之灵气。长期以来,中国古代遵循“丹漆不文、白玉不雕、宝珠不饰,何也?质有余者不受饰也,至质至美”的艺术传统,强调天然材质的自然审美。红木作为家具的材料具有实用因素和审美因素相统一的特点,因材制宜,力求诠释自然之美。材质美考究的明清家具,多用贵重而坚实的硬性木材中的红木制成。它们或色泽沉穆雅静,或花纹生动瑰丽,设计成家具后,造型不仅典雅,更有着一种高端大气之势。我国自古即认为紫檀是最名贵的木材之一,有“一两紫檀一两黄金”之说。世人最爱用古色古香来形容红木家具,经历了上百年的时间洗礼让其香味越发浓郁,是值得收藏的艺术品。结构美俗话说:“无良木难琢,无手不成型。”一榫一卯,相映成辉。红木之美,华丽天成,大自然就像一个魔法师,在红木身上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特美丽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雕刻美雕刻艺术,由来已久,当把雕刻用在红木上,常常也会带来别具一格的惊喜。红木家具韵味十足,极致纯粹的细节,简约的线条构建,每一处雕刻的细节都是手艺人恰到好处的创作,是他们赋予朽木第二次生命。充满力量美的艺术作品让红木材质有无限的可能,让你感受红木的世界不仅有家具,还有生活的美好,有诗和远方。艺术美红木家具作为一件实用的家具器物是生活所必需,家具的制作者、设计者,使红木具有了独特的风格。在工匠的眼中,每一件红木家具都有着独有的艺术观赏价值,严谨的结构搭配装饰美化,实用与美观并重,形成了独特的红木美学。文化美在中国古代家具史上,通过家具用材表达家具文化的意义,已成为一种文化传统,随后而起的红木家具,则是我国家具用材文化传统的承继和延续,直至清代中叶以后,红木家具已是相当流行的高档家具,成为许多书香门第和豪门贵族最为推崇和讲究的家具品类。“器以载道”是中国传统文化造物的思想意境,讲究将形神、材艺、物美相统一。红木家具在浮浮沉沉中散发清幽的香气,为自然的生活更添一抹木香。

上期我们为大家探访了位于家具馆正北主展厅的红木雕双狮戏球系列家具,大家对于红木的文化知识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期将为大家细说莫愁湖红木家具珍藏馆中的广式红木嵌螺钿系列家具和苏式红木家具

#广式红木嵌螺钿#

广式红木嵌螺钿系列家具陈列于家具馆东侧展厅,厅内展出的清代红木嵌螺钿镶云石系列古典家具为晚清时期从南方迁来的广式家具。其制作手法精细入微,造型动感流畅,同时吸收了外来文化艺术,样式西化,体现出广式家具富丽、豪华、纤巧、婉致的风格,并采用了盛行于晚清的“螺钿”工艺。所谓“螺钿”工艺是指用螺壳与海贝打磨成薄片,镶嵌在家具表面的装饰工艺,由于“螺钿”天生丽泽,其细片光洁莹润,镶嵌在深色的家具中,光彩夺目,形成七彩斑斓的艺术效果,观赏性极高,显示出其主人尊贵的身份及财富的象征。

#苏式红木#

苏式红木家具陈列于家具馆的西侧展厅,清朝时期,人们通常在进门靠墙处放置两张鸳鸯半圆桌,窗户正下方放一张卷头案。会客厅中间陈列一套圆桌,四周再放四把扶手椅,构成了典型的清代会客厅布局。此套家具用材一流,造型繁复华丽,做工考究,保存完好,是古典家具之精品。苏式家具制作历史悠久,从明朝红木进入中国后,苏式家具诞生后便受到很多人的迷恋与喜爱。外观追求江南地区小桥流水的诗情画意,线条上追求温婉生动的风格,装饰手法上也追求自己的独特风格。随着时代的发展,苏式家具在材质上的稀缺和追求高雅的风格环境下,让家具的制作把每一根木材都用到了极致,从而也推动了苏式家具工艺的不断精进。

深具“六美”的红木家具,成为我国家具民族形式的杰出典范和代表,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家具精湛的工艺价值、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是我们民族传统中不可多得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

木为万木之源,而红木又为木中精品,千万年深山的历练,才能生长出万世的华贵。红木做出的家具精致典雅,华贵大气,这也是悠悠岁月的雕琢滋长了红木的丽质,静谧时光中慢慢品味红木文化的美,感受长久岁月给这些家具留下的灵气。

如今这些珍贵的红木家具在莫愁湖红木家具珍藏馆可以看到,俊秀的造型、极致的工艺技术,古人的智慧赋予这些红木家具典型的特征,历经时光的洗礼,为今世的我们留下了一笔可贵的文化财富,也欢迎你们来莫愁湖探寻传承百年的红木家具,品味东方红木之美。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ctech2011.net/hmyy/112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