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来自山东蓬莱的大叔,称自己是做海鲜生意的,卖海参的。于是支持人调侃说,海参是正经海参不,大叔说,海参是海参,正不正经我就不知道了。大叔今天带来的是一个狮耳炉,能参加这个鉴宝节目很幸运,因为自己是最后一个海选的,专家看完以后就下班了。自己没报多大希望,结果居然选上了,自己心想,既然选上了,那肯定值个五六万吧。有些藏友说这个看上去挺新的,肯定不能对啊。大叔也觉得是嘎嘎新的,而且我们平时所见到的狮耳炉都是一些铜的,像这个瓷器实在是太特别了。
您的藏品被选中,也不一定是因为它是真品,也有可能是因为它仿的比较有特点,才会选它,主持人这样说着。大叔说,这个其实倒无所谓,买这个炉子其实很有缘分的。当时看这个炉子没有注意,看到的是一个底座,看到这个底座之后,感觉这个不是黄花梨,估计起码也是红木的。于是就问老板这个底座卖不卖,老板说不单卖,跟那个炉子一起的。于是就花了三千买了一个底座捎带着这个炉子,但是后来仔细看这个炉子,越看越不简单,说不定是明代的。于是就拿它来鉴宝栏目,让专家看看年代。
专家仔细研究后说,这个炉子呢是白瓷炉,两边有狮耳。早期的其实有狮,也有兽,象耳。那么这样的白瓷,其实在我们中国,地位还是比较高的。我们早期的时候,从隋代就生产非常上乘的白瓷了。在河南巩县窑,明朝晚期中晚期的时候,生产出了这种非常上乘的德化窑白瓷。德化窑白瓷在西方人的眼睛里,它看上去它的这种质感,和它这种色感,它是非常特殊的。所以西方人称德化窑的白瓷叫做中国白,这个白色釉色瓷器,最主要在中国能得以高质量的生产出来,和游牧民族的文化有很大的关系。草原一带对白色的东西是非常的崇拜的,白色在它的精神世界当中,应该是养育他们民族当中的一个,非常神一样的这种颜色。所以这种白色在西方世界里,尤其是草原一带,是非常的受欢迎的。
为什么元代景德镇窑口,得以崛起,是因为蒙古人对景德镇生产的,这种枢府釉白瓷的褒奖,或者是它的一个重视,甚至是因为枢府釉白瓷的生产,所以后来使景德镇成为瓷都。那么德化窑也是因为白瓷而崛起的,那么德化窑的白瓷在初期生产的时候,它的颜色并不是非常干白的那种颜色。它是一种微微泛牙黄的那种颜色,那么这件它的釉色呈现一种青白色,表面这种质感,非常的清透,透明度比较高。那么我们现在看到两边配以狮耳,口沿撇口,腹部圆滚,中间足墙外撇,这样的器物造型,其实是来源于宋代的。
宋代的南宋官窑里面,类似的器物造型是有的,哥窑也是有的,那么德化窑的这种狮耳炉呢,可以说是最为经典的造型了。那么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晚明时期的这种狮耳炉,和他拿的这只差异不大。那么这件釉面比较亮白,玻化程度较高,和晚明时期的不太一样,和清初时期的做工也比较接近。但是釉质胎质,和它的两边的狮耳,它的工艺上面略有不同。这个狮耳虽然看上去,面目也比较凌厉,但是这个造像感觉上面,有一些匠气含在里面,所以它的年份偏晚。经过专家的鉴定,觉得这是一件清代晚期仿明代时期的,德化窑狮耳炉真品了。
专家又补充到,这个底座不一般。您是因为这个底座才买的这个炉子,这个座是做旧的,我们现在硬木的座,并不是特别好的木头,可以归到红木属,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的红木。大叔非常高兴地笑了笑说谢谢。虽然底座不是什么好的底座,但是炉子却是货真价实的好炉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