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之前,人们是没有坐具,通常采用的以茅草、树叶、兽皮等制成的席子,席地而坐,直到一种被称为胡床的坐具从域外传入中原,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椅凳。
后经唐朝的全力发展,椅子才从胡床的名称中分离出来,直呼为椅子。其中椅子演化为三大种类:凳、椅子、宝座,并又细分成多种名称和造型。
有方凳、圆凳、扇形凳、条凳、禅凳、琴凳、滚凳、绣墩、交椅、太师椅、圈椅、官帽椅、禅椅、梳背椅、玫瑰椅、灯挂椅、宝座。
除此之外,还有围椅、轿椅、仙椅、大椅、暖椅、炕椅、文椅、炕椅、睡翁椅、兰花椅等等,有十余大类,近百个种类。
中式椅子众多式样,也是中式家具民族形式的典型代表,富有鲜明的历史特征。
一把做工精良、品位上乘的座椅即是一件实用与美观兼备、科学与艺术兼容的艺术品,凝结了能工巧匠们极高的制作工艺和文化品位。
中式座椅的造型和功能,从搭脑到腿足,其线形轮廓和独特的美感,是成就中式家具制作不可或缺的艺术语言。精湛细致的制作技术、富于变幻的艺术诠释中式椅多样的款式和耐用、实用的品质。
独立的靠背板、联邦棍以及桥梁档填充;或雕或镂的口、牙条、插角、结子、短棍装饰,辅以红木温润光泽,中式椅的层次美在虚与实之间凸显出来,气韵绵长。
中国的绘画、书法、雕塑等传统艺术形式都用线作为造型的主要手段,中式家具的制作工艺中同样秉承了这一艺术传统。
品中式椅之美,沉淀文化品位与素养,正如赏一艺术藏品,典雅隽永,挥毫一幅山水雅画,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