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个博物馆在瓷器面前,你会更喜欢乾隆

第二次去台湾之前,订票的时候想,要不要飞高雄呢?多去一个城市,多了解一个地方,但是最后依然选择了台北进出。因为台北有故宫,上次还没看够。

连续三年,去台湾一定要从台北进出,住台北一定要去故宫博物院转一天。

台北故宫博物院其实不大,但是实在太好看,一天也不够。走不动的话,就半天吧。对了,一定要穿长袖外套,穿长裤,老人家一定要着袜子,因为太冷。那是文物们喜欢的温度。

不知道阁下最近去不去台北,一定要帮我看看故宫博物院最近的展览是什么主题。

其实我最开心的是:最近三年去,第一展览区里面的展览仿佛一个也没有改,我可以像老友见面一样重新看一遍,或者接着上次草草结束的地方,细细地看下去。如果一楼仍然是清式红木家具,如果二楼仍然是青铜礼器、瓷器和玉、象牙……

来博物院的人有各色各样,有的是为带孩子接触历史文化来,有的是为自己旅行增长见识而来,有的是为自己对某一事物的爱好钻研而来,例如喜欢瓷器的,也有的爱看雍正青瓷,有的爱看乾隆粉彩;喜欢玉的,也有的爱看温润软玉,有的喜欢艳丽的翡翠;喜欢字画的,就更不用说了,眼光厉害的甚至能分出玻璃之后到底是二玄社的复制品还是原件。

(帝用玉玺)

对的,我想去故宫博物院的一大惊喜里,包括游客对那三件宝贝的期待,也是一样的:看一看真容,见一见原貌。

是的,这是我想说的——台北故宫宝物的第一个特色:真。

(紫檀多宝格方匣)

由于我的工作关系,和博物馆打交道的次数比较多,自然也知道在国内外的一些博物馆里,陈列的当然不是原件“正版”,而是复制品。这固然是保护文物所需温度、湿度、光照条件各种不得已的决策,一般情况下,博物馆的复制品和流通市场的“山寨纪念品”也有着水准上的巨大差距,几乎可以乱真。

但是,不骗你,站在原件的真迹前面,你真的会有感受,那是不一样的。

(台北故宫博物院陈列之怀素帖)

就像爱好书法的人会从墨色浓淡中感受到气韵的流动,情不自禁开始舞动自己的手指;就像爱好古文字学的人能震惊于甲骨片的精细和美丽,会忍不住想伸手摸一摸;就好像学习油画的人在欧洲会震撼于真迹上的油墨点点,脱口而出“天哪,画家的眼睛是复眼吗?太了不起了。”

一定要看原件、真迹。

(玉天鹅)

即便是你对文史知识和古玩并无专业造诣,我相信你也会在瓷器中看着看着,觉得这只蓝色的莲花碗怎么就那么好看?原来是汝窑的孤品。那只天青的水仙盆就那么顺眼?原来还是镇馆之宝。黑乎乎茶盏上的“兔毫”,油滴咋能那么丰润?看牌子,宋建窑黑釉兔毫盏,又是传世奇珍。

(松花砚台)

台北故宫从来没有像“百度”所列的十大国宝一样,把那些国宝级文物单独陈列,而是依然遵循主题展览的思路,放在它们应该出现的位子上。甚至,你会看着看着,看到一个缺口,上面有个小小的字牌,告诉你,这里本该出现一件什么瓶儿什么盏儿,但是此刻因为隔壁的《乾隆时代的粉彩瓷器》展览中更需要它,现在处于2楼几号房间里。如果你实在感兴趣,那就欢迎阁下移步去一睹真容。

此刻,你一定相信,信步走来,所见的每一件,都是单独存在于世间的“那一件”了!这是何等愉快的邂逅啊。

美玉美瓷美器

雍正和乾隆,你喜欢谁?突然给你这样一个问题,大约有各种各样的答案。

但是在瓷器面前,我的一个朋友突然爱上雍正。

用她的话来说:“雍正真是一个高级的人啊!他那个时期的每一样东西都那么好看!”甚至于历史上雍正杀了那么多人,她都能理解了,“那些人一定是太丑了,太蠢了!我觉得审美标准高的人一定忍不了这种丑恶!”与此同时,“乾隆”在她眼里成了一个破坏文物的大坏蛋:因为很多瓷器上,都有他老人家题的“歪”诗,不但“题”了,还“镌”刻上去了。

一个人的历史观,就会这样感性地被改变。是什么造成那样?就是美丽的瓷器。

所以,有时候,感受美好的事物并不需要复杂的文字,旁边竖个牌子是为了让你更好滴理解它,但是真正欣赏只需要打开你的心灵,打开你的眼睛。

每到一地,我总要去博物馆看,走出来的时候多半是兴味索然的。虽然我的专业与文史有关,理应比一般人对博物馆有更多的兴趣,其实呢,正因为这样,觉得博物馆里的陈列做得好看的实在太少,令人有印象的展品太少。

国内比较好看的,诸如良渚博物院、三星堆和金沙博物馆,往往都是因为有外国人的设计,使得陈列变得好看,但是本身的文物丰富性,也是受到了一地的局限。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宝贝之多,记得听过一个比喻,就是展出文物哪怕是每半个月换一轮的话,看一辈子也看不完。所以,当我第二次走进去,看到仍然还是去年那些宝贝的时候,起初不免心下有一些些失望。但是念及眼前这些宝物,去年都还没看完,它们又是那么漂亮和令人沉醉,又有什么可介意呢?

是的,这是我想说的——台北故宫宝物的第二个特色:美!

所有的东西都特。别。美。

看一遍不够!

甚至于,对着一个十七层的象牙球,你舍得看三分钟就走吗?

三楼三宝

三楼真是一个有点扫兴的地方,或许对很多人来说这是至关重要。

人,很多人,乌泱乌泱的人,吵吵闹闹的人。

这时候你会突然想起来,这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不只是一家博物院。那么那么多的人,远道而来,就是为了看一眼三楼的三件东西,看完他们就涌向厕所,然后走了。

故宫博物院也煞费苦心地安排了这川流不息的人们一条专用的红毯通道:直接上三楼,排队,一批一批放进去,以及三五步开外便站好一名满头大汗的工作人员,主要是说三句话:

“不好意思,这里不可以走。”

“不好意思,请耐心等一下。”

“不好意思,请不要拍照。”

听到这样的话,我会比说话的人更不好意思。

你想着游客们走了,你可以仔细看一看那三件宝贝,但是这一拨游客去了,还有下一拨,三楼始终热闹。所以你要去看的话,建议你一定要放在故宫行程的最后,等你看完了其他想看的,也逛完了纪念品商店,差不多傍晚五六点钟,再上三楼,你就会有清净的片刻,与那疲惫的三件宝贝单独相处。

毛公鼎和翠玉白菜、五花肉石头。

它们并不是浑然天成的稀世宝贝,但却都凝聚了工匠的细腻心思和手法,才成为卓越的艺术品。

如果你是跟随旅行团来的,只有那宝贵的几十分钟能在故宫逗留,其实不要介意在三楼等待的那段闷热嘈杂的时光。文物的真容固然是在万头攒动的人影之后匆匆一瞥,但是通道左右两壁的内容其实更加精彩。

毛公鼎的铭文,不知道几个人能瞪着鼎一个个念出来?它的来龙去脉、楷书全文和现代汉语的翻译,就在墙上。

不经意间,你还会在墙壁一角看到一段永不停歇的动画片,恰如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里《魔法日报》一样,一个个文字变成了会走路的小人,给你演绎着它从甲骨文开始到楷书的变化。等你对这个字恍然大悟了,下一个字的历史开始了……如此活泼有趣的习字方法,难道不会让你想起当初“中国文字学”课堂上,昏昏欲睡中浪费了多少时光;字帖字典上的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鸟篆、大篆、小篆各种名称和字体傻傻分不清楚。

和孩子,重新开始,愉快的学习吧。

镇馆之宝

西周 毛公鼎 (铭文字数最多,造型古拙)

毛公鼎

毛公鼎

这件西周的毛公鼎通高53.8厘米,清道光年间于陕西省岐山县周原出土,毛公鼎系于清代末叶道光28年(公元年)前后,在陕西省岐山县出土。毛公鼎出土后,经多次转手秘藏,抗战期间,险为日本军方所夺,抗战胜利,民间献鼎归公,现由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并展示。西周 散氏盘 (铭文字数多,铜质特佳)

散氏盘

散氏盘在康熙年间出土,嘉庆年间被进贡上京,作为庆贺嘉庆皇帝寿辰的贺礼,从此成为皇室收藏。盘上的铭文共字,记载的是西周晚期的土地契约。位于今日陕西宝鸡凤翔一带的散国,被西北方的国侵占了土地,两国议和,戡定国界,国割地赔偿,过程与合约均铸在盘上,作为证明。散氏盘造形与纹饰均呈现西周晚期青铜器简约的风格,文字线条宛转灵动,是研究西周金文重要的材料。唐 颜真卿 祭侄文稿 (颜真卿真迹,天下排行第二行书)

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行草墨迹,颜真卿书。纵28.2厘米,横72.3厘米,25行,共字。此帖本是颜真卿为自己的侄子写的一篇祭文草稿,他的侄子季明为叛军安禄山所残杀。在此帖真迹中,所有的渴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能让人看出行笔的过程和笔锋变换之妙,对于学习行草书有很大的益处。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宋 苏轼 黄州寒食帖 (苏轼代表作,后有黄庭坚跋,可与王羲之兰亭及颜真卿祭侄并列三大行书)

黄州寒食帖

《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寒食节所发的人生之叹。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而出的。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黄州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第五.五代 赵干 江行初雪图 (五代名家绘画真迹,李后主题字)

绢本水墨设色纵25.9厘米,横.5厘米。全卷描写长江沿岸渔村初雪情景。天色清寒,苇业树林,江岸小桥,一片初白,寒风萧瑟,江水微波;渔人卫寒捕鱼,骑驴者缩瑟前进,表现出江南初冬渔民和旅行的生活情况,绘景画人均积传神。图中树石笔法老硬,水纹用笔尖劲流利,天空用白粉弹作小雪,表现出雪花的轻盈飞舞。   北宋 范宽 溪山行旅图 (范宽真迹,有东方蒙娜丽莎美誉,台北故宫镇馆之宝)

此图描绘溪山行旅,气势雄伟,体现出北方山水画派坚凝雄强的特点。画面由上而下分三段布局,分别代表前、中、后的距离,极富空间感。画面的落款隐密地写在主峰左侧的一剑远峰之中。元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黄公望代表作)

《富春山居图》,纵33厘米,横.9厘米,纸本,水墨。始画于至正七年(),于至正十年完成。该画于清代顺治年间曾遭火焚,断为两段,前半卷被另行装裱,重新定名为《剩山图》,现藏浙江省博物馆。被誉为浙江博物馆“镇馆之宝”。 北宋 汝窑 莲花温碗 (汝窑代表作)

此碗呈十瓣莲花式,碗腹壁稍呈圆弧,直口稍敛,口缘花瓣流畅贯连,圈足稍高。整件器物由底至口厚度均匀,釉薄不透明,釉色呈青蓝,有细开片。全器满釉,圈足内底以五支钉垫烧,支钉点极细,支钉痕胎土呈灰黄色。

北宋 汝窑 天青无纹水仙盆 (汝窑无纹片的唯一传世杰作,造型优美)

天青无纹水仙盆

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北宋宫廷御用瓷器,盆底刻有乾隆御题诗,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通体满布天青釉,极匀润;底边釉积处略含淡碧色;口缘与棱角釉薄处呈浅粉色。裹足支烧,底部有六个细支钉痕,略见米黄胎色。全器釉面宁静开朗,纯洁无纹片,据考证为传世仅存的一件。   清 翠玉白菜 (一般人眼中的玉之第一名品,知名度最高)“翠玉白菜”一直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超人气明星,居国宝排行榜的第一名,跟“肉形石”一样「全年无休」,故宫不敢随意换展品,即使国外也有大博物馆想借展,故宫也都回绝。许多岛内外游客一进故宫,就先问“翠玉白菜”放在哪里里,一定要看过“翠玉白菜”才觉得不虚此行。

纪念品商店

其实这是我想说的最重要、最重要、最重要的一部分。重要的事情真的要说三遍!

这是一个让人喜笑颜开的地方!这还不只是一个地方,是许多惊喜有待发掘的宝库!

台北故宫的每一层,每个角落,都有大大小小的纪念品商店,太有逛头。

先不要急着找让它名声大振的“朕已知道了”卷纸——那个主要在面积最大的楼下纪念品商店出售,而且往往是需要预定的、一到就会被抢光的。

也不要急着买那些塑料仿制的“翡翠白菜”钥匙扣,啊,那些不是我要说的。

我要告诉你,在每一间纪念品商店,都会有那些稀世奇珍的古瓷复制品,不定时、不定量出售。例如,莲花式温碗宋汝窑(A.D.~)的复制品,例如雍正青瓷石榴尊的复制品,例如三希堂黑陶壶的复制品,例如南宋官窑的六件套茶具啦!那真是买回来,每一件都可以在案头反复把玩,可以用来插花,可以用来品茗,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诗意,也很值得馈赠亲友的好东西呢。

对于热爱小清新的游客来说,这种美丽还有更多的展现方式:按照明宣德窑青花转枝番莲纹瓶的花纹作为封面的笔记本、文件夹、书签;以快雪时晴帖作封面的感温变色明信片;以郎世宁绘画的花卉、故宫形象制作的鎏金挂件;以玉雕螭龙纹璧为原型的琉璃手机挂件……

我想,当你跟我一样,飞过千山万水却能坚持手拎着这些瓷器回到家中,一定也会一边纠结于对美物的贪恋,一边无比愉快地铺陈这些美好的小东西,和朋友们分享梨山之巅带回的云雾芬芳。

这,是我们热爱的生活。

tips

台北故宫的票价非常的亲民,大约人民币50元上下,旅行团还能折扣,学生也有折扣,遇到身心残障人士,不但本人免票,还让你带一个随行者一起免了。人家的规则多有人情味啊:我不能安排一个员工照顾你,反正你有随行者来,照顾你的,就应该一起免了。慢慢看吧,不着急。

包包要寄存在寄存处,现在已经不是所有博物馆都坚持这样的规则了。但水瓶子们直接就在寄存台这里,有一个小篮子集中放置,旁边还有记号笔供你画记号。想喝水随时可以过来,不需要凭号牌去麻烦工作人员。这个分类寄存法,就十分细腻贴心。

如果看文字解说不过瘾,凭证件可以借用语音讲解器,随着你的脚步,它会给你讲解看到的一事一物。如果不爱听电子语音,散客们也可以在一个集合点,等着随机拼配一个小小的临时旅行团,有讲解员带着游览。台北的人情味显得一切都那么理所当然,不管你因何而来,总能找到妥帖身心的方式,去接触故宫。

台北故宫的餐饮价格,与任何市区的餐馆或者咖啡厅并无二致。

咖啡厅一间,记得叫“间居赋”,是在四楼,午后的阳光可以穿进来,咖啡的香气氤氲着,几乎听不到客人们的喁喁低语。洁白的纸巾配上洁白的盘子,清爽的西式简餐,都是那么五彩缤纷但是克制的一小撮,一小块,食客也是静静地咀嚼着,品味着。喜欢在这里看到披着大披肩的女士,戴着礼帽的老太太,拿着书。从未在这里看到流浪的三毛那样随性的打扮,或许旅行者到了这里也会换上精致的衣着。

中餐厅在西侧另一幢楼的地下,暖黄的灯光,清幽的音乐,配着精致的“故宫晶华”套餐。上来的七八个小盆小碟,红绿黑白,荤素皆有,软硬搭配,所有的小菜都是不多不少刚刚好。即便是发育期的大胃少年,也会埋头苦干之后怔忡一下,心悦曰:“够了。”

据说,第一展览区四楼还有一间的“三希堂”,第二展览区还有一间名为“富春居”的中式餐饮及茶点,因为连续三年都还没走到那,这惊喜就留给下次了。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便宜点
北京白癜风治疗效果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ctech2011.net/hmgn/36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