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用材之红酸枝

(文章摘自《古典家具网》)红酸枝是热带常绿大乔木,我国北方称之为“老红木”,广东、广西称之为“酸枝”,《国家红木标准》定为“红酸枝”,红酸枝为豆科檀属木材,主要产于东南亚一些国家。

在《红木》国标中,红酸枝树种包括:巴里黄檀、赛州黄檀、交趾黄檀、绒毛黄檀、中美洲黄檀、奥氏黄檀、微凹黄檀。其中巴里黄檀、交趾黄檀、奥氏黄檀主要产于东南亚。交趾黄檀主要分布于泰国、越南、柬埔寨;奥氏黄檀主要分布于缅甸、泰国、越南和老挝;巴里黄檀分布于东南亚。

《古玩指南》一书中二十九章曰:“唯世俗所谓红木者,乃系木之一种专名词,非指红色木言也”“木质之佳,除紫檀外,当以红木为最”,这是书中对老红木的评价。现在人们之所以要加上一个“老”字,是因为要区别于我们现在所谓的“红木”。

老红木,广东多称为红酸枝,长江以北则称为老红木。(其实要按照现在的分类来说,老红木也只是红酸枝里面的一种,他们并不能混为一谈,我们在这就暂不做详细介绍)它与黄花梨等同属豆科植物中的蝶形花亚科黄檀属。其木质与颜色相似于小叶紫檀,年轮纹都是直丝状,鬃眼比紫檀大,颜色近似枣红色。其木质坚硬、细腻,可沉于水,一般要生长年以上才能使用,它区别于其他木材的最明显之处在于其木纹在深红色中常常夹有深褐色或者黑色条纹,给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觉。

其制作家具的工艺也和紫檀木一样,即最后的工序应使用调匀底色,然后烫蜡的方法,一般不使用普通硬木的做法---用漆。因为老红木饱含蜡质,只需打摩擦蜡,即可平整润滑,光泽耐久,给人一种淳厚的含蓄美。如果采用现代的擦漆工艺,恰恰掩盖了其木质的优良本性和纹理的自然之美。且老红木用漆来处理,容易给一些厂家将其它木材掺杂其中,为其浑水摸鱼提供便利。

在明清两代,老红木与小叶紫檀、黄花梨并称为宫廷专用的“三大贡木”。

《红木》国家标准规定,红酸枝木类有如下四个必备的条件:①黄檀属(Dalbergia)树种;②木材结构细至甚细,平均管孔径向直径不大于微米;③木材含水率12%时气干密度大于0.85g/cm3;④木材心材红褐色至紫红色。

红酸枝木与黑酸枝木的区别就在木材心材的颜色上,黑酸枝木的材色栗褐色,常带黑色条纹。但红酸枝心材材色有深有浅,材色约分为偏红色系和偏褐色系。偏红色系的红酸枝木:心材新切面柠檬红、红褐至紫红褐、常带明显黑色条纹,密度重,气干密度1.0g/cm3,主要产地为中南半岛。心材材色也是有深有浅,色浅的偏黄色,纹理较直。市场上多见的红酸枝木纹理较直,有局部似黑酸枝木的栗褐色条纹,业内有称之为“黑筋”,就像人皮肤下的青筋——血管。质优的久置则木色变深,深枣红色至紫红色,色泽颇似檀香紫檀,木质细腻不亚于卢氏黑黄檀,是为红酸枝木的上品。偏褐色系的红酸枝木:心材新切面紫红褐或暗红褐色,常带黑褐或栗褐色细条纹,产于东南亚。质优的心材紫红色或暗红褐色,弦切面带似黄花鱼腹部鱼皮纹。红酸枝木中还有纹理特别的类型。有弦切面带似肌肉纤维一样的浅色条纹,略似鸡翅木“V”形纹理的;也有弦切面花纹扭曲夸张艳丽的。

目前市场上,红酸枝木多出产于东南亚一带,主要有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家。现在入境的木材多为已经粗加工去除边材的方材,一般横截面为30×30cm以上,大料可达50~60cm,价格以吨为单位计算,个别也有按根论价的。

红酸枝木产量大,有宽大材幅,颜色花纹美丽,材质优良,广泛用于制作各种类型、款式红木古典家具,也适宜制作装饰工艺品,乐器、雕刻等。是上等的好木材,深受广大收藏爱好者的喜爱。









































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庤垂鐢ㄦ爣鍑?
鐧界櫆椋庢仮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ctech2011.net/hmgn/72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