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谁能做到极致,
我们所能做的,
无非是努力朝着那个方向,
近一点,更近一点。
……
-南京·及至工作室-
点亮一枚木头做的打火机
崔凯
你听见过木头的声音吗?
那即使倒下,
依旧不朽的声音。
我叫崔凯,今年39岁,及至工作室的创始人。
跟很多人一样,大学学的不是自己太喜欢的专业,毕业的时候挑了一个当时看起来挺有前途的工作,从被KPI压着跑,到拿着KPI压着别人跑。
上班,回家,日子一久,躺在床上关掉灯的时候,心里一朵小火苗在那里撩啊撩,有那么一点点不甘心,但是又找不到出口。
我生活在南京,南京有很多梧桐。有天走在中山东路上,一抬头看见穿透浓荫,倾泻而下的阳光。我好像一下子开了窍,所谓爱好,不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让生活变得不那么重复和单调?
我喜欢树,喜欢木头。它们心无旁鹜地伸展在时光里,就连变成木板、料头,荒弃在路边,但只要你把手放在上面,就摸得到沉稳而温暖的力量。
第一次开料,闻到淡淡的木香,心里一下子安静快乐起来。
我的素人木匠生涯,
就这样开始了。
从最基本的开始,
熟悉工具和原料,
基础的制作,
业余时间全都用在了这上面。
客厅,阳台就是我的木工房。干起活儿来,搞得房子里哪哪儿都是刨花。
我的第一个作品,
是一个寻常的“挓凳”。
所谓“挓”就是腿脚的“收分”,
看起来笨笨地,
却让我无比兴奋。
从兴趣到深入,
我慢慢开始参阅专业书籍,
研究器型,画图改图,
王世襄的明代家具书被我翻得厚了好多。
我做的一些仿明式家具
那段时间,每做成一个木作,
都会郑重其事地发帖回帖总结经验,
跟同好交流心得,跟前辈讨论得失,
那些小小的得意和连续不断的激情,
像飞溅的火星,回旋在日常生活之上。
这是我自己设计的椅子,
它们还没有名字,你愿意给它们起个名字吗?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朋友收藏的红木小件,喜欢得不行。朋友说,你难道就不能做两个看看吗?好胜之心油然而生。
其实最开始,我是不大看得上小件制作的,可开始做了才知道,这里面的名堂一点也不比大件少。它们有时相通,比如在材料的处理上;更多的时候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在精细程度上,无论是开料刮料,雕琢,后期的打磨,难度都得往上翻。
但我享受这样的过程。做小件时,周围的一切都静下来了,我看见木料在手中一点一点成型,光滑的表面上能反射出光。我听不见时钟哒哒地走,经常一抬头,发现已经是凌晨。
花梨木的发卡、镶银丝的雕花木梳和紫光檀的印章,
都是旧时的作品
从大块头到小玩意儿,木作最好玩的部分却始终没变——你能通过材料和工艺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
有时候灵感一闪,你想做个什么东西,在失败一个月或者几个月之后,真的会在某个清晨或者深夜,那个想像中的物件,会几近完美地出现在你眼前。这种感觉,有点像冲着黑暗大喊:要有光!于是有了光。
年轻的时候喜欢收集打火机,国内买不到特别的款式时,就叫朋友从日本带回来,有时候想心事的时候,就握在手里叮叮当当地玩。
年,我开始做手工木质打火机。最开始的作品很简单,简单到就是给打火机,做了一个柞木的壳。这花了我一个星期的时间。
我没想到的是,当初因为爱好做了个木质打火机,结果,整整三年,我都在这上面用心思。
素面的打火机,自然有它朴素的美,而它也能成为一块空白画布。如果把小篆和传统的图案嫁接上去,会是什么一个新模样?我试着用红木和牛骨结合的方式去展现它。
从选料开始,就是一门讲究活儿。
打火机不仅是个工具,还可以常常拿在手里把玩欣赏,对材料上的要求很高:质感不能少,我又挑剔纹理和色泽,结果,就只能锁定红木了。
用带锯进行开料,
木的纹理逐渐呈现了出来。
这是这块木头重生的起点。
开出的料,
得先进行打磨,
一点点把木头的光泽磨出来。
一把扁铲,
一点一点,一层一层,
修出火机壳。
大致形状出来了,这还不算完。
必须用卡尺精确地量过。
从篆字书法里,
设计出图案,
一道一道,交叉相会,
你也许能找到最后的出口。
图案设计草图
木头这东西,
从土里生出芽,再到长成枝干,
它们都独自笔直挺立在风雨里,
我想用牛骨来陪伴它,
两种外表坚硬,而气质温润的料子,
结合起来便是锦上添花。
对已经镂出图案的牛骨做最后的修边处理,
保证可以精确嵌入。
成型后的打火机,
还得继续磨,这是最耗费时间的一步。
一下一下,带着一点摩擦的温度,
或许像人的相处,平缓才可以长久。
二十几个小时的制作,
三个小时以上的打磨,
镜头下,光素一面尽显纹理,
我管这家伙,叫迷宫。
我之前的生活,就跟“迷宫”一模一样啊,大家觉得都应该这样过,于是我也跟着照走不误,直到在木作里,发现真正能让自己快乐起来的原因。
那是我的爱好,让我在39岁重新选择的火花,4月1日辞掉工作的时候,我想,我终于可以心无旁鹜地,全心全意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了。
玩木作,最大的乐趣就在于能通过材料和工艺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但如果只是一些奇怪的构思,跨界的设想,还不能叫原创,因为它没有创作的过程,最多只是新鲜的想法而已。
但是当你把它画出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艺,通过自己的手作把它带进现实,此时此刻的这个东西是全新的,之前没有的,完全是你自己创意的体现,我想,这个大概可以叫作原创了。
所以,在经过几次修改,设计做出“迷宫”、“万流”之后,我想跟你一起分享。
木材,我选择了缅甸花梨和紫光檀(均属于五属八类三十三种的国标红木)。
暗橘色的缅甸花梨,
木纹是淡红色的,细腻又均匀,
特有的檀木香浓郁,却一点儿也不张扬。
花梨木镶骨“万流”图案
紫光檀有种低调的美,
打磨后色泽亮丽,会发出莹莹的光,
触手温润,拿着把玩再适合不过。
紫光檀镶骨“迷宫”图案(左)、紫光檀镶骨“万流”图案(右)
这样一只打火机,在大多数人眼里,可能根本算不上极致的匠人精神。
然而你有想过吗,根本没有谁能真正做到极致,我所能做的,无非是朝着那个方向,近一点,再近一点。
从小凳子,到大椅子,再到小木梳,现在是打火机。我不确定下一个是什么,却可以知道,一定还有下一个。
每一个热爱,
都值得为它付出代价。
愿你打开迷宫的时候,
可以在黑夜里,点亮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