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拾丨大漆佛像赏析

今天是《漆息·瓷韵·禅意》联展的第六天。此次联展的重头戏是八幅珍贵的大漆佛像,为福建省漆艺大师的精心制作。

大漆,从远古来,有七千多年的历史。夏、商、周三代已广泛使用,鼎盛于秦汉,西汉为中国漆艺的最繁荣时期,唐、宋、元、明、清漆艺源远流长。在清乾隆至民国时期,如福州的脱胎漆器就被奉为皇宫贵族的珍品收藏,更为西洋商人的喜爱。大漆工艺在中国经历漫长时日的演化,早已不是一项单纯的手工技艺,而是沉淀着丰富的创造智慧和人文信息的历史宝藏,是人类文化的瑰宝。

漆,取自漆树的树汁,把漆汁涂在成形的胎上成为各式漆器。本性生态自然,但工艺复杂、工序繁琐,经历刻、雕、嵌、绘、磨等数十种工艺精心推琢,层层上漆,反复打磨,成就一件精美漆器,不仅是漆艺师数月甚至数年的辛勤劳作,更是他思想智慧的结晶。

毋庸置疑,漆艺的发展正是基于对天然漆性能的不断发现与利用。天然大漆是漆画的主导媒材,漆的独特美感主要出自天然大漆,天然的材质美、光泽感、肌理效果构成了漆画艺术最鲜明、最富感染力并最有时代感的审美特征,它给人的视觉、触觉以直观的感受和强烈的冲击。同时大漆的质地内蕴、温厚、自然,与人有亲和感,其强大的包容性特性也使其更具美感和表现力。

应用中国传统大漆工艺及绘画艺术,表现佛像的色彩与美感,是最丰富、并别具韵味的。点一柱香,沫手静心,观拜老漆艺家创作的大漆佛像,看到老艺人拙朴、平静的心,用繁琐的工艺,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精心制作,和谐明朗的佛光异彩,自然飘逸的线条,动人的形象,法相庄严,使人肃然起敬,又觉亲切。你只要对中国传统漆艺现状稍为了解,就会知道这些老艺人(省工艺大师)漆画、漆器作品的珍贵。

漆艺大师叶祥灶创作的

漆艺大师叶祥灶创作的

漆艺大师叶祥灶创作的非卖品

漆艺大师叶祥灶创作的

漆艺大师叶祥灶创作的

漆艺大师林源创作的

漆艺大师陈秋芳创作的非卖品

漆艺大师陈秋芳创作的非卖品

“视之九鼎兀,举之一羽轻。”是郭沫若老先生对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福州脱胎漆器的评价,与北京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瓷器齐名的“中国传统工艺三宝”福州漆艺作品工艺十分复杂,创作一件成品最少需要3个月,这项有着7000多年历史的古老技艺正走在人亡艺绝的险境。

来自福州的漆艺家们用最传统的制作工艺创作出的那些色纹变化无穷、现代感十足的漆艺作品给人带来时空交错的震撼。

每件精美的漆艺作品背后都凝结着创作者数月的辛苦劳动,制作从选料、塑胎、髹饰至成品,有二十几道大工序。制作和阴干等十分费时,常常是一两个月,半年一年完成一件也不少见。

“百里千刀一两漆是我们这行常用的俗语,也就是你要走一百里路,在漆树上割一千刀才能得到一两生漆。”漆艺大师如是说,“对于漆器的制作来说,必须经历制胎、推光、生漆调细等等数十道,甚至上百道工序。一件看似形状简单、色彩斑斓的罐子就需要反复几百次用髹漆,在阴干后还要用苏砖等干磨。稍有疏忽就可能前功尽弃,而且漆器在制作的时候要非常注意温度、湿度等复杂条件,如果天公不作美,漆器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我们只能在福建设厂,那里的气候最适合,别的地方都不行。”

远看漆画和油画没什么区别,但仔细看就能发现创作者将金银、螺钿、蛋壳等材料运用得浑然天成。蛋壳的运用是种创新,这种材料在古代从来没有,现在创作者可以用鸡蛋壳和鸭蛋壳不同的色泽,来表现画中远近、明暗的透视关系。被压碎的蛋壳呈现出的裂纹,还是表达沧桑感的一个有力手段。工艺繁琐,所以价格不菲从事漆艺创作的人是天生的,生漆是有灵性的,它会挑有缘分的人。很多人对漆过敏所以不得不放弃。有位名叫叶祥灶的大师和漆器打了40多年交道,他从不和人握手,总是双手合十向人打招呼,并不是他恃才傲物,而是由于老人接触过的漆类太多,对油漆过敏的人,一碰到叶老师的手也会过敏。而不过敏的艺术家必须对国画、漆画、雕塑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游刃有余。而且从事漆艺创作同样是一个体力活。必须亲手调制天然漆,自己亲手打磨,整个过程就好像走钢丝,战战兢兢。通常仅培养一个初步熟练的工人大概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而成就一个大师需要四五十年。

《盐铁论》曾记载:“文杯漆,器一具比铜杯贵十倍。”从中可以窥见漆器稀有贵重到何种程度。记者了解到,漆器的奢侈除了制造繁琐之外,还在于制作所用的漆都源于人工割采,价格自然不菲。除此之外还会用到金箔、银箔、宝石,这些都需要真才实料,耗费的时间和人工成本都很惊人。

制作漆画,有时会用到蛋壳,需要把蛋壳碾碎,一片片地粘上去,拼成一幅画,花上一个多月的时间是很正常的。为了使黑色漆看上去更柔和,能与其他鲜艳颜色相调合,都是以真金、真银碾成金粉、银粉作调合料的。所以一幅漆画能达到上万元甚至数万元一平方尺。相比国画、油画的民间收藏规模,漆艺作品还是一片空白。其实漆艺具备很高的升值空间。它如红木家具一样,时间越长色彩越亮,具有很好的耐久性,不变形、不怕潮、不怕虫蛀。例如漆画有很强的生命力,从北京老山汉墓出土的棺椁上就可见一斑,它的表面是生漆漆过的,从汉代到如今,色彩依然鲜亮。漆艺作品了解的人不多,想收藏的则更少,它将是收藏界的又一只“原始股”。

你心动了吗?

有意者可扫







































北京白癜风医院咨询
哪家白癜风治疗最专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ctech2011.net/hmju/71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