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10大ldquo雅事rdqu

中国人凡事都讲求一个“雅”字。

雅客,雅玉,雅文,雅士,雅居......

一雅室,一雅玉,一笔墨,一本书,一席茶,一张琴,一盘棋,一尾草,一溪云。

前两天看了一个中国人10大“雅事”的文章,文玩只能排在第9位!大磊子觉得有点儿不服!而更令我感叹的是排名第一的“雅事”现在有几个人能做到?

第十名,焚香

有人焚一缕馨香,呼吸间抚平心中烦乱,当下便能拥有内心的宁静。闻香识美人,焚的是香,识之是心。

第九名,文玩

"文玩"原本只是一种文人的清赏雅玩之物,被世人追逐后,便慢慢超越书房,远离文雅,而演变成了一种成人的玩具。

文玩既然源自文人书斋,其源起大抵与纸张作为翰墨的载体有关。如果这一假设合理,那么文玩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隋唐。文玩地位的确立,应该与文人地位的提升有一定的关系。宋元以后是文人性情觉醒的时代,各种随心而动的诗词文章,翰墨丹青逐渐引领了时代的风尚,一种原本为文人所钟情的文房雅玩,也就逐渐地成为了一些需要用文雅来修饰自己的贵胄富商们的标签,书斋雅玩成了随身携带的宠物,文房用品慢慢走出书斋,继而演变成了人们钟情的"文玩"。

第八名,品酒

酒,青梅合煮杯中溢,醉心扉,浓淡总相宜。中国人讲究: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智慧;又有“醉里挑灯看剑”的情怀。品酒,是中国人的一件大雅之事,绝非现今酒场霓虹下的放纵狂欢。饮酒之人,是孤独的,酒醒天明,又是重生的开始;品酒之人,是自由的,一杯酌人生,知己千杯少,是荡气回肠的。

第七名,对弈

古之弈者,以棋通天道,尚自然,输赢不争。古人云:“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春时的镜像,最是与人相约的好时景。与谁相约,相约为何?相约人不来,闲愁如灯花。举旗,不定,才上眉头,却上心头。不为情怯,却为闲赋。

第六名,观花

朱门石台不知暖,直至夜深花叩门。爱花草之人,几乎都是怜香惜玉之人,细腻柔软,真切入微。有人更新百态倒也热闹,有人梅妻鹤子无事清净,养花,观花,拈花,从来都是一件非常自我又幽微的小事。

第五名,抚琴

古琴悠悠,老庄之道,竹林大隐,快活神仙。“声之道可与禅通”,曲水流觞,饮酒赋诗,有琴声相伴,谓人生一大乐。抚琴,向来是抚给懂的人听的,因为中国人讲究不说破,余音绕梁,高山流水,从来倾诉之声,知音难觅。

第四名,喝茶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中国人不仅种茶、采茶、还有茶道,茶经,茶文化。喝茶,要有精气神。解渴是饮水,解闷是喝茶。茶,在于品,一杯热茶,可暖人心,一杯凉茶,大可走人。茶,喝的是味道,品的是人生,慢慢饮,细细尝,一杯又一杯,总是不同味。

第三名,赏画

书画大概是这世上最无用无为之事了罢?但中国人喜书画,也最懂留白书画。泼墨山水,大千斑斓,春江花夜,孤鹜齐飞.....中国的方寸字画里藏着大智慧大世界,不走心,画不出,你也懂不了。古人赏花可比我们风雅多了,尤其是文人墨客,赏花具有极强的仪式感,讲究通过视觉、味觉、嗅觉、听觉等体会花中神韵,达到全身心的审美享受。

第二名,读书

古人读书不像我们今天这样随意,特别是在书香之家、簪缨之族更是讲究,读书要有一种氛围、一种韵味、一种境界。如“孤馆青帘,名山绛帐,糖热蓠边,藜燃阁上。晚明作家吴从先这样讲:“斋欲深、槛欲曲、树欲疏、萝薜欲垂青。几席、栏杆、窗窦欲净澈如秋水。榻上欲有烟云气。墨池、笔床欲时泛花香。读书得此护持,万卷尽生欢喜。琅媛仙洞,不足羡矣!”至于“红袖添香夜读书”、“雪夜闭门读禁书”之类,则是对读书气氛温馨痛快的企望。

第一名,寻幽

大概是中国人最擅长也是最懂得的乐趣了。西方的富丽与堂皇,很多时候与曲径通幽柳暗花明正是相对的。人们欣赏深邃幽缈、深不可测的含蓄之美,谓之“寻幽探胜”,这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与神秘,是发现胜境过后的惊喜交加。一处暗门是寻幽,一处细流是寻幽,寻的是幽静,其实考的是心静。

 文章来源:图文为网络整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果你喜欢黄花梨、小叶紫檀、大红酸枝等红木家具、工艺品、手串,如果你对金丝楠、崖柏根雕与随形摆件等感兴趣。欢迎加(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ctech2011.net/hmyy/135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