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家具概述明式家具的品类坐具之凳

北京看皮炎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8833134.html

这次我们接着来说明式家具中的坐具,上次我们说过了椅子,这次我们来说说凳子和墩子。

我们先来说一种学名叫做养和的家具。养和又称懒架,据传为北魏时期曹操所创。唐代时称“养和”,到了明清时又称欹床或者靠背,有带座面和不带座面的两种。其形制酷似椅子的靠背,后面安有支架,可以撑放活动,并调节使用的角度。这种家具大多在床榻上或者席地坐卧时使用,比如在树荫下乘凉,在席子上设置一张养和,或侧倚,或后靠,都很舒适。这种家具实物所见不多,但是历代的名画和古代书籍中却有很多的记载和描绘。

以上所说的是光有靠背没有座面的养和,还有带座面而不带四足的,名曰“欹床”。这种欹床由于形体比较长,大多采用两节组合的形式。用竹藤来编制,一来为了柔软有弹性,二来为了减轻重量,以便于搬抬。可见这是一种既实用又轻便灵活的家具。

然后我们再来说说杌凳和绣墩。杌凳和绣墩都是不带靠背的坐具。

明黄花梨无束腰小凳

先说杌凳,明代的杌凳大体可以分为方形、长方形和圆形三种。杌和凳是同一器物,凳子又分为有束腰和无束腰两种形式,有束腰的大都用方材,一般不用圆材,而无束腰的杌凳在用材上方材圆材都有,比如罗锅枨加矮老方凳、裹腿劈料方凳等。有束腰的可用曲腿,比如鼓腿膨牙方凳,无束腰的都用直腿,有束腰的足端大都作出内翻或者外翻的马蹄,而无束腰的腿足不论是方是圆,足端大多不做任何装饰。凳面所镶的板心,做法也不相同,有落堂与不落堂两种,落堂的面板四周略低于边框,不落堂的则与边框齐平。面心的质地也多种多样,有影木心的,有各色硬木的,有木框漆心的,还有藤心、席心、大理石心等。杌凳的用材和制作都很讲究,制凳一般宜用窄边镶板为雅,比如用川柏作心,外镶乌木框,最显古朴,也可用杂木、黑漆心等,如果制作不俗,也能被列为上品。

长凳。长凳有长方和长条两种。有的长方凳长和宽的差距不大,一般统称为方凳。长和宽差距明显的大多称为长条凳,这种长凳的长度可以供二人并坐,宽度相当于长度的1/3或者更少,席地而坐时,又可当作条几使用,是一种既可以供坐又可以置物的两用家具。长条凳的座面细长,也可以供二人并坐,一张八仙桌的四面各放一条长凳,是城市中饭馆或者茶馆里常见的使用模式。这类长条凳的四条腿大多做成四批八叉形,四足间的占地面积大约相当于面板的两倍,因而显得非常稳定。

明红漆嵌景泰蓝龙纹圆凳

明代的圆凳造型略显墩实,三足、四足、五足、六足都有,做法一般与方凳相似,以带束腰的占多数。无束腰的圆凳大都采用在腿的顶端作榫,直接承托座面。有束腰圆凳的腿子上截不外露,而主要通过牙板和束腰支撑座面,它和方凳的不同之处在于,方凳因受角的限制,面下都用四足,而圆凳不受角的限制,最少三足,最多可达八足。圆凳一般形体较大,腿足做成弧形,牙板随腿足膨出,足端削出马蹄,名曰“鼓腿膨牙”。“

明永乐年间雕漆脚踏

凳”字最早并不是指坐具,而是专指蹬具,把没有靠背的坐具称为凳子,那就是后来的事了。汉代刘熙在《释名·释床帐》中说:“榻凳施于大床之前小榻之上,所以登床也。”显然是一种上床的用具,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见的脚踏,又称脚凳。脚踏,常和大椅、宝座以及床榻组合使用,除了蹬以上床或者就座之外,还有搭脚的作用。一般宝座或者大椅的座面都超过人的小腿的高度,人坐在椅上两脚必然悬空,如果设置了脚踏,就相对减少了椅子的高度,人的腿足自然落在脚踏上,使人感到十分舒适。明代时,在道教养生术中还把脚凳与健身运动结合起来,制成滚凳。道家认为人的足心的涌泉穴是人之精气所生之地,养生家认为时常摩擦此处,有益于长寿养生,遂创意制成滚凳。其形制是在平常脚凳的基础上将正中装隔档分成两格,每格各装滚木一枚,两头做轴,使木滚可以来回转动。人坐在椅子上,以脚踹轴,使脚掌的涌泉穴得到按摩,达到使身体各部位筋骨舒畅、气血流通的效果。

凳类当中还有“马扎”“马杌”,马扎就是汉代时没有靠背的胡床,后来称为交杌。古时官员或者女眷们出行,须由侍从携带交椅或者交杌,交椅用于临时休息,交杌则用于上马或者下马时的蹬具。宋代时有用木面方凳的,因而形成专供上马和下马时使用的凳子,名曰“马凳”或“马杌”。这类凳子的形体不大,高度与平常的坐凳相仿,平时也可以用作坐具。

明黄花梨鼓式绣墩

绣墩,也是一种无靠背坐具。它的特点是面下不用腿足,而采用攒鼓的做法,形成两端小中间大的腰鼓形。因在两端各雕一道弦纹和象征固定鼓皮的帽钉,因此又名“花鼓墩”。绣墩除了木制的以外,还有蒲草、竹藤编织的,也有瓷质、雕漆、彩漆描金的。木制的大多用较高级的木材做成,而且以深色的居多,通常所见为紫檀、红木所造。在造型上,除了圆形外,还有从圆形派生出来的瓜棱式、海棠式、梅花式等。明末清初,又出现四角、五角、六角、八角的,也很雅观。蒲草所编的为蒲墩,高一尺二寸,四面编束细密坚实,内用木车作板,以柱托顶,外用锦饰,大多于冬季使用。藤墩的做法是将藤条扎束成大小不同的圆环,再将4至6个圆环彼此相连,以藤皮扎牢,上下再各用一较大的藤圈与立圈扎紧,上圈平面装板衬以竹席,即成藤墩,因其通风凉爽,大多于夏季使用。绣墩的使用通常还要根据不同的季节辅以不同的软垫以及绣有精美花纹的座套,二者结合在一起,才是名副其实的绣墩。

明式家具中的坐具我们就说到这里了,下次我们来说其它品类的家具。

#明清红木家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ctech2011.net/hmyy/152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