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习社第四期线上拍卖会

明清家具研习社

线上拍

线上拍卖是研习社全力打造的一个全新平台,拍卖包含家具、文房、玉器、佛像等门类,所有拍品均由专家团队严格把关,秉承高品质、高标准的筛选标准,为各位藏家提供生活与艺术的盛宴。

此次甄选各类案头清玩共计23件,题材多样,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和文人品味,旨在呈现古人妙师造化、格物尽理的妙趣,以飨不同趣味的藏家。

祝各位捷获自己心仪的拍品。

研习社第4期线上拍卖会特辑

Lot01

民国铜香烟夹

9.2×8.3×1.3cm

起拍价:RMB

清朝末年,鸦片盛行,今人心中和法律不能接受之物,却是当时一种另类的社交方式,甚至是一种时尚。应运而生的自然有追求时尚的衍生产品,香烟盒便是其一。此扁形铜质香烟盒,形制小巧,盒体采用铜制造,比例匀称,边角均为弧形,打磨精细,无任何扎人划手之处,细节处可见设计匠心。通体无多余装饰,以材质天然色泽取胜,包浆莹润醇厚,为不可多得的老物件。

Lot02

清木雕鞋形香盒

9.7×3.4×3.8cm

起拍价:RMB

香盒又称香筥、香合,是用于盛装焚香所需香料的容器。古代文人讲究雅趣,在读书写字、弹琴抚筝、品茗弈棋之时,焚一炉香,既可增添风雅意趣,又可净化室内空气。因为香料多为香丸、香饼、天然香木等,香品易挥发,香气易走散,香盒便应运而生了。此木雕香盒仿古人绣花鞋造型,分为盒身、盒盖两部分,虽玲珑娇小,但周身仍细细雕琢,刻花卉纹饰,线条流畅细腻,精美别致。既有实用价值,且造型精美,又可执于手中把玩,丝毫不逊色于其他文房用品。

Lot03

元点褐彩香瓶

7.5×7.5×11.8cm

起拍价:RMB1,

文房香道中,炉瓶三事主要为香炉、香盒、香瓶,这三件香事器具构成了中华香事具的特色及主体,自唐宋发端以来已有千馀年的历史。而点褐彩,即用工具将含铁量高的釉水点在器物的表面,在窑炉中自然反应形成褐色的斑点。此件香瓶为挂釉陶器,粗颈,垂腹,圈足,造型匀称。器上施釉,釉色水润凝厚,极为素雅,点菱形褐彩,以极简手法获得了突出的装饰效果。整器线条优美流畅,造型古朴端庄,包浆浓郁,气息苍古,意趣天然,可用可赏。

Lot04

清红绿彩诗文盘

17.5×17.5×3.2cm

起拍价:RMB2,

红绿彩瓷吸取了中国民间年画的养分,以民间喜庆活动大红大绿的色彩为其基本色,具有奔放热情、富贵吉祥的鲜明装饰风格。此件诗文盘以白釉为底,釉面润泽,红绿彩以不透明的矾红绘线勾勒,施以透明的绿彩平涂,色彩对比轻松、强烈。盘面以红色旋纹为分隔,间或以菱格纹、点彩,极具色彩上的节奏感。且以矾红写“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更添文雅气质。此器从纹饰的整体上看,红彩为主导,施彩比重大、绿彩为辅,施彩少于红彩,可概括为“红肥绿瘦”,纹饰风格简朴洗练,做工考究精良,是一件颇具意趣的赏玩藏物。

Lot05

民国红木盆景架(一对)

14.8×4.8×12.9cm

起拍价:RMB2,

盆景置吾室,藏翠几案间。静默熏陋室,俨对如良友。自古以来,盆景与红木便是最佳搭配,二者相宜不仅是自然和谐共处的见证,更是前人精神与匠心的传承。此对盆景架以红木为材,结构规整,具有稳重感,通体起阳线,以三截红木短材分隔空间,两端为方形瘦窄面板,成对摆放,稳固而不失空灵通透。全器无多余装饰,以木材天然纹理和别致造型取胜,可以想见,意态清逸的植物盆景,古朴沉稳的红木几架,一堵白墙,半幅画卷,简单质朴又相得益彰。

Lot06

清黄杨惊堂木

8.6×3.7×5.1cm

起拍价:RMB2,

惊堂木也称醒木(醒目、响木)或九方,是一块长方形的硬木。有角儿有棱儿,取“规矩”之意,其尺寸不一,一般长约一寸,阔约半寸,敲击桌案时声音响亮其选料极为讲究,以结实耐用为本。除说书人用外,还有君、臣、文、武、儒、释、道用它。此件以黄杨木为材,木质坚密细腻,包浆温润。底部为长方形,上部抹边圆润,底部凸起,三层递进,层次分明,观感明快,使用趁手,文人清雅之意同样颇足,实乃一件把玩佳物。

Lot07

民国黄杨木眼镜盒

10.3×5×3.2cm

起拍价:RMB2,

民国时期眼镜逐步现代化,改用金丝、银丝腿,水晶的替代品玻璃问世后,眼镜飞入寻常百姓家。而眼镜盒也成为了当时时髦文人与高官公子的爱物。此件眼镜盒,取整块黄杨木为材,搜挖而成,料形厚实,木质纹理天成,色泽深沈内敛,包浆浓郁。整器圆雕,通体光素,为扁平椭圆形,子母口衔接,以丝线连接,方便眼镜的开合。表面打磨光滑,线条圆润而流转自如,刀法精炼,风格古朴雅致,放置集实用与格调一体。

Lot08

清紫檀小杯

7.8×6.2×2.3cm

起拍价:RMB2,

紫檀整挖小杯,木色均匀纯净,深紫似墨,表面密布牛毛细纹,其上包浆莹润。小杯作唇口,敞口,腹部圆弧,下收于平底,圈足。杯把手仿“玉龙”形状,周身光洁,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中部镂空,雕琢简洁明快。整器圆滑流畅,比例协调,虽通体光素,却不显粗陋,富有精巧自然的典雅气息。

Lot09

清黄花梨三足小杯

8.5×5.7×2.3cm

起拍价:RMB2,

小杯以黄花梨为材,由佳料整挖而制,制作考究,木质纹理华美流畅,木色均匀纯净,周身光素,以特有的自然纹理取胜,可谓纹美质坚。器为撇口,口有一弦线,浅腹,圈足,下收于平底,底乳丁足小巧可爱。杯把手仿三段竹节,意趣自然,玲珑别致。小杯整体造型简约雅致,又饱含文雅书卷气,久经摩玩承传,表面包浆厚重自然。

Lot10

清黄杨嵌银胆小杯(一对)

6.6×6.6×3.2cm

起拍价:RMB3,

黄杨木是极受古代文人喜爱的木材,李渔曾称黄杨木有君子之风,将其喻为“木中君子”。此对小杯,外部为黄杨木制,内嵌银胆,制作精良,造型简练,色泽不静不喧。整器器形敦厚可人,线条平滑优美、圆润流畅,敦厚可人。此小杯于素雅之中透着文气,器小体轻,形制浑圆,置于掌心,安适称意,为文房案头与茶室茶台之佳品。

Lot11

清粉彩花卉纹荸荠形水盂

7.2×7.2×2.6cm

起拍价:RMB3,

古代文人极重文房之物,轩窗几案,皆需陈设「韵物」。宋人赵希鹄在《沿天清录集》中注:「晨起则磨墨,汁盈砚池,以供一日之用,墨尽复磨,故有水盂」。本水盂口小,扁圆腹,形如荸荠。圈足底部和器面均施以白釉,釉色细润白皙,修足规矩,胎质细腻,厚薄均匀,包浆滋润。水盂上部釉面绘粉彩花卉纹饰,包括山梅花、玫瑰、牵牛花及粉彩绿叶纹饰,色彩富贵华丽。保存完好。整器线条流畅、优美、规整,造型小巧典丽,纹饰细致可爱,置于斋室案头,实为佳妙之事。

Lot12

清红木圆形器座

11×11×3.5cm

起拍价:RMB3,

在中国传统工艺史上,底座与器物是既有联系又彼此分离的常用器之一,可谓“固其位,彰其美”,同样具有着特殊的审美意义和功能价值。本底座以老红木为材,用料考究,木质纹理流畅清晰,包浆润泽醇厚。圆形底座,底面略微挖深、中心凸起以置稳器物,外口呈圆形,束腰光素,边缘起灯草线,下设龟足,使造型在规整之外,增加了新的意趣,既富装饰性,又兼具实用性。整器线条流畅素朴,造型规整,品相上佳,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文房雅器。

Lot13

民国弓形铜墨盒

16.5×2.3×4.2cm

起拍价:RMB3,

墨盒是盛装墨汁之器,相传,多年前的清朝乾隆年间,有一个进京赶考的秀才,感觉用石砚研墨不方便,而且携带起来较为笨重,其妻便突发奇想,用自己梳妆用的空粉盒装入丝棉,浇上研好的墨水,让丈夫带进了考场。这便是中国古代有关墨盒由来的一个美丽传说。铜墨盒由于材质明亮,优美隽秀,充满文化气息而在清末风靡一时,旧时读书人书桌上大多有此物,是当时文人墨客的常用文房用品。此铜墨盒,形如弯弓,造型独特,小巧别致,色泽黄亮。器身镂雕龙纹饰样,一端圆雕成龙头形状,可开可合,内设凹槽,供盛放墨汁。另一端留圆形环扣,便于携带,也可悬挂作装饰。整器做工精巧,古朴秀气,将刻工、装饰花纹、篆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融于一体,匠心独运,令人珍爱。

Lot14

清青田石镂雕磨床

9.7×3.6×2.4cm

起拍价:RMB3,

文房诸具中,有一再小不过的物件,谓之“墨床”。前人书写必研墨,墨锭遇水洇湿,若不妥帖安放,极易污了他物,纤小的墨床不过两指宽、三两寸长,恰好承接住一枚炭墨,有如墨之卧榻,其名贴切灵动。此墨床以青田石为材,镂雕而成。青田石色彩丰富、光泽秀润,质地细腻,软硬适中,可雕性极强。用青田石雕制的作品五彩缤纷、玲珑剔透、晶莹如玉,别具艺术效果。此品呈长方形,分床身、床盖两部分,盖面镂雕菱形和不规则小孔,疏朗空灵,整件作品形制规整,精巧独特,实为不可多得的文房佳品。

Lot15

明青花瓷鱼化龙烛台

8.5×8.6×12cm

起拍价:RMB3,

精美绝伦的古代瓷器,作为中华古老文明的象征之一,以其广博精深的内涵,华美绚丽的外表,始终是中外艺术品拍卖市场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ctech2011.net/hmyy/136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