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红松,由中庸到达至善的珍品

郑华国 https://yyk.39.net/doctor/306475.html

在中国儒家文化中,“中庸之道”才是”至善“。孔子曰:中庸之为德,至矣。

中庸的首要含义是:不偏不倚,平常不易。

如果以”中庸“为标准去检视木材,我们会发现,也许俄罗斯红松是被忽视的珍品。

1.不软不硬的中庸密度

根据我国现行国家木材名称标准,松木再可分成”软木松“和”硬木松“两类。气干密度0.4~0.5g/cm3为软木松,例如红松(Pinuskoriensis)、西伯利亚红松(P.sibilisa)。气干密度0.5~0.7g/cm3者为硬木松,例如马尾松(P.massoniana)、欧洲赤松(P.sylvestris)。然而,天然物产并非像人们想象那样非软则硬,也有中间型,例如俄罗斯红松(P.sylvestrisvar.mongolica),就是不软不硬的松木。

不软不硬,就一定好吗?从家具制作的要求上说,中庸还真是对的。

硬木松成材快、密度小,稳定性差,易变形;软木松则反之,成材慢、年轮窄、密度高,缺点则是容易开裂。

0.5g/cm3,恰恰成为家具制作的黄金点,越接近这一密度的木材,越适合做家具。如果我们不考虑营销、时尚等主观因素的话。

红松主要分布在中国大兴安岭,俄罗斯和蒙古。由于纬度的不同三个地区的红松密度也不同,中国红松密度普遍在0.6g/cm3左右,蒙古红松密度普遍在0.55g/cm3左右,只有俄罗斯红松密度刚好是0.5g/cm3。

因此,俄罗斯红松稳定性好、抗压性强,经必要的人工处理后,更容易保持松木的环保性能。

2.大方无隅,朴实之美

中庸者,因为不偏不倚,从表面上看可能缺乏个性。

然而,如老子所言: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息声。将个性写在表面的,往往缺乏内涵。

俄罗斯红松色泽天然,纹理美观,质感强,经久耐用。这是一种朴实的美。

俄罗斯红松的生长周期长,且成长于极寒地带,采伐以及运输过程中,需要木业人付出艰辛的劳动。在酷寒中历经时间的沉淀,在工业中凝聚辛勤的汗水,俄罗斯红松,需要”且行且珍惜“。

3.至善之选不纠结

在国内木质家具市场上,“红木”概念几乎成为了政治正确。打上”红木家具“标签之后,家具更被赋予投资价值以及文化内涵。

红木的古韵自不必多言,但你还没来得及去形容那种现代感的匮乏,推崇红木的”杠精“就会自动跳出来。

伴随着写在外表的鲜明特征,红木似乎也凝聚着不少利益攸关的”火气“。

其实家具是生活方式的映射。若强调传承,若安土重迁,若持守家园,红木家具自然是上佳的代言。

可是,若你仍觉得,世界很大,还想看看;若你人在旅途,于漂泊中寻觅变化;若你更相信产业会迭代、生活会变迁、自己会挪移,你就会自然寻觅一种更简约的家居。

中国的一线城市,已被北欧极简风格席卷。背后关于生活的逻辑,则是永远相信并拥抱变化。

别矛盾,中庸才是至善。用俄罗斯红松打造你的居室,就不用纠结了。

你想要的韵味和实用,古典与现代,简约和匠心,其实秘密就在于”中庸“。

数据在说话——不软不硬的俄罗斯红松最适合做家具;

产业在说话——公道价格下的品质之选,当推俄罗斯红松;

家具也在说话——只为生活添彩,不为未来设限。

唯有中庸,才是至善。

于潮流之中做出个性之选,很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ctech2011.net/hmyy/155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