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郑华国 http://m.39.net/news/a_5939674.html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进入了新阶段,我市企业先后复工复产。东阳正以防疫安全为前提,全力恢复生产,争取把疫情带来的损失和进度抢回来,推动东阳经济发展。
市人力社保局“返岗护航”党员先锋队
冲在“疫”线护航企业复工复产
3月3日上午8点,两辆接送专车从贵州省六盘水市返东,安全到达市民广场。这趟接送专车的顺利抵达,意味着我市政府包车接送返工员工工作顺利告一段落。
在同时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发展总体战以来,市人力社保局“返岗护航”党员先锋队,全力服务企业员工返东返岗,通过科学谋划、周密部署、靠前服务,实施专人对接、安排专车接返、落实专项补助,妥善解决疫情防控期间员工返东难题。
通过前期排摸,先锋队在企业员工相对集中9个地区设立外地员工返岗工作组,安排党员干部长期驻守,与当地政府紧密合作,大力宣传新老员工返东就业优惠政策,采取“一对一”模式统计排查,每天安排返东专巴,不间断开通千人专列接送新老员工返岗。在每次接送任务过程中,都有先锋队党员尽心尽责护航的身影。
在9个工作组中,人力社保局党员先锋队的成员不仅是不可或缺的组员,更是中坚力量,其中不少人都是各部门或科室的支部书记。该局人才开发科科长厉琦是前往贵州贞丰、兴仁第一工作组的成员,作为共产党员,他毫不犹豫地冲在了最前面。半个月时间来,他先后两次前往贵州招工,为东阳带回来近名新老员工。
2月16日上午8点,厉琦第一次带队前往贵州省黔东南州贞丰县接新老员工“回家”,来回近60个小时车程,忙时就在大巴上打开电脑整理资料,累了就在车上打个盹,几乎没怎么好好休息,但最终顺利护航带回了名新老员工。就在他返东休息一天后,20日下午1点多,他再次启程前往贵州,开始蹲点招工,这一呆就是8天。厉琦说,所有信息都要准确无误,每天至少要打七八十个电话,与每个人对接,蹲点期间整个工作组打了上万个电话,每天忙完往往已是凌晨,次日又得早早起床,有时候还要提早一天到山区接人,只能在大巴上睡一宿。
其实,市人力社保局“返岗护航”党员先锋队每个人都冲在前,不怕苦不怕累。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傅江洪护航第一批从湖南保靖的返岗员工回东之后,又赶赴贵州兴仁蹲点招工;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巾帼党员先锋队队长贾蕾则带领巾帼党员赴贵州接送千人专列的返岗员工回家,40周岁生日只吃了碗泡面打发;市就业管理服务处主任金惠娟则带领工作人员做好后方沟通和接车工作,不仅电话打到喉咙沙哑,而且在这个90%以上为女员工的单位,女同志照样长途跋涉接送返岗员工,照样半夜两三点还在寒风中接洽返东人员……
在返东人员的接送过程中,全程由市人力社保局先锋队党员负责护送,实施定车定人负责制,严格执行防疫规定,员工上车前测量体温,返程途中每天早中晚测量三次体温,形成返东路程闭环,确保疫情防控不掉链。截至目前,我市累计派出大巴辆、火车专列2列,接回员工余名。
护航工程复工保障市民出行
市交通运输局主动有为做好服务
近日,金华市交通局在东召开义东高速公路“三服务”活动专题会议。会上,市交通系统相关负责人就义东高速开工建设亟需解决的节点问题、紧迫问题进行了汇报。会议明确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步骤、途径、时间节点等,为义东高速公路项目的后续顺利推进铺好了路。这是市交通运输局积极服务在建交通工程有序进行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市在建交通工程已全面复工,各项目返岗人员共计人,返岗率达到99.07%。
疫情防控初期,市交通运输局从局长到普通干部职工,第一时间奔赴战“疫”一线,坚守全市各交通卡口,甘当第一批“逆行者”。随着疫情防控工作从主抓防控转向防疫、复工两手抓,该局积极履行服务职能,为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和正常生产秩序恢复保驾护航。
在全市复工复产工作中,该局在各交通卡口及时开通医疗应急民生车辆、货运专用绿色通道。为切实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各类应急物资、生活物资、重点生产物资的运输,尤其是在解决跨省运输车辆的通行问题上,该局根据上级要求,发挥“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势,秉持最快、最简原则,认真抓好《应急运输车辆通行证》办理工作,实现“零见面”线上办理。截至目前,为相关企业发放出省《应急运输车辆通行证》共计张,全市工业企业配套运输的重点物流企业已全部复工。
随着全市各类企业的有序开复工,群众对于公共交通出行的呼声也渐起。为确保重启公共交通出行后,群众的日常出行安全得到保障,该局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严格把好“出行关”。像市运管局积极督促公交企业按照防疫要求添置消毒液、口罩等防疫物资,严格做好站场和车辆的消毒,在站场入口、城市城乡公交、出租车、县际市际班线上张贴健康码,乘客需监测体温,扫码进站,上车后间隔落座等;市惠民公交、交运公司要求所有参与运营的公交车辆为可开窗式公交车,保障车厢内空气的流通,每趟车运营结束,第一时间对公交车辆进行消毒,做到一趟一清扫、一趟一消毒,确保消毒不留死角。
另外,该局还出台了交通领域的系列企业扶持政策。一是减免出租车承包款,为及时恢复出租车运营,经协商,市交通轿车出租有限公司和市汽车出租旅游有限公司减免出租车管理费一个月,横店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减免出租车承包款。同时,我市出租车也按该局要求,统一在前后排中间安装了塑料保护膜,提升了驾乘人员的防疫安全感。二是争取企业贴息贷款,该局为陆港物流园区向市发改局申报万元的贴息贷款,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开通网上调解接回返东员工
市仲裁院助力复工复产“不打烊”
近日,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下称“市仲裁院”)工作人员余卓男历经三天四晚的时间,克服种种困难,为市剑华磁业、科灵装备制造、雄亚铝材等企业,从四川宜宾接回了61名返东员工,解决了这些企业复工复产中员工不足的问题。
疫情期间,市仲裁院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困难,推出了“不聚集+不打烊”的网上调解等先进做法,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实现了“零接触”,有效化解了劳动纠纷。此外,市仲裁院还通过进村入企、奔赴各地接回返东员工等举措,在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为企业排忧解难,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网上“零接触”调解
贵州籍员工余先生原在我市某红木家具厂工作,去年上班期间不慎割伤了手指,被认定为工伤。因受疫情影响,余先生的工伤鉴定和劳动调解事宜被耽搁了下来。
考虑到疫情期间的特殊情况,市仲裁院工作人员联系了企业负责人,通过浙江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网络平台,为劳资双方开展了网上调解。“仅用了两个小时的网上调解协商,双方就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市仲裁院相关负责人说,经过调解,企业一次性支付给余先生工伤保险待遇15万元。
据了解,为了切实做好疫情防控期间调解仲裁工作,市仲裁院实行“不见面”办案五举措。一是对外公告专门咨询电话;二是登录“浙江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网”或浙里办APP在线申请;三是邮寄材料快递政府买单;四是全部法律文书邮寄送达;五是全程网上办理。据统计,疫情期间,市仲裁院通过网络调解处理了33起劳动纠纷,结案金额达95万元。
进村入企解困难
疫情期间,市仲裁院在确保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还组织多名仲裁员加入党员先锋队,以企业“一对一”帮扶形式,为因疫情停产、停业、停工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建设性专业意见。
市仲裁院院长张雪芳是先锋队第六工作组组长。自接到任务开始,她每天要到南马镇走访十余家企业,深入车间了解员工返岗情况,用电安全、防疫措施等是否到位,确保企业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走访中,企业反映职工无法出入租住点,张雪芳便积极与南马镇政府联系,落实了临时通行证,帮助企业员工解决出入难问题;有的企业存在资金、原材料、防疫物资紧缺及员工返岗难等问题,她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单位,尽己所能帮助企业解决存在的困难。
近段时间,张雪芳带领工作组走访企业多家次,发放宣传资料上千份,解决问题10多个。
奔赴各地接员工
员工返岗难是很多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面临的较大困难。为此,市仲裁院积极配合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工作,派出王湘波、马江红、余卓男3名仲裁员,不远千里,奔赴河南、贵州、四川等地,帮助企业接回返东员工。
2月21日至3月1日,王湘波被派往河南太康接返东员工。途中,他通过太康人社部门联系乡镇开通绿色通道,解决了返东员工因村庄封闭式管理、健康证等无法到县城的问题。为了确保员工返岗率,他又通过市人力社保局获取了在我市参保的当地员工信息,并逐一电话联系,克服了种种困难,分4批将太康名员工接回东阳。“疫情无情人有情,很高兴能够为企业和劳动者尽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王湘波说。
马江红完成了两次三地接送返东员工的任务,从江西、贵州等地接回名返东员工;余卓男面对车辆超载难题,巧妙采取疫情低风险地区客座率可不受50%限制的办法,以最快速度从四川接回返东员工。
据统计,市仲裁院工作人员从河南太康、江西乐平、贵州贞丰兴仁、四川宜宾等地,共接回返东员工人。他们克服吃饭、出行、车上办公等困难,睡大巴、吃方便面、穿梭山路,不分昼夜,为企业复工复产保驾护航。
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城东司法所开展法治宣传
近日,城东司法所工作人员来到浙江凯文磁钢有限公司,积极开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专项法治宣传行动,助推企业复工复产。
在现场,工作人员积极向企业员工宣传传染病防治法、突发事件应对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国境卫生检疫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价格法、食品安全法、公益事业捐赠法等法律法规,消除企业职工恐慌,并让企业职工理解和支持政府的各项防控措施,积极配合医疗卫生防疫机构开展有关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
据悉,自开展法治宣传行动以来,城东司法所工作人员已经走访了城东街道10家企业,积极开展法治宣传。与此同时,借助“城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