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吃月饼,寓意着花好月圆、家人团圆。过节时买上两盒月饼,不论是自家吃还是送亲友,都是人之常情、追求美好。然而近年来,每到月饼黄金销售季,生产商家在月饼包装上“各出所能”,极尽奢华之能事,月饼价格也跟着水涨船高,这种时令食品的过度包装不仅将成本转嫁给了消费者,更带来大量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今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紧接着8月15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实施,被称为“最严月饼瘦身令”。二者共同剑指豪华包装、混装销售、售价畸高等月饼制售突出问题。
在月饼“瘦身”强监管之下,今年的市场表现如何?《法治日报》记者在中秋节前实地探访福建、安徽、浙江、河北的多家大型商场以及糕点专营店后得知,随着各地市场监管等部门加大巡查执法力度,各地月饼市场已有很大改观、消费更趋理性,“天价月饼”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虽然一些所谓走“高端市场”的月饼仍存“擦边球”现象,但通过综合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月饼基本已经“瘦身”回归传统美食本位,健康和新鲜感成为消费者挑选月饼的新趋势。
政策频出剑指过度包装
今年5月2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发布了月饼“瘦身令”——《限制食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月饼的包装层数从最多不超过四层减少为最多不超过三层。月饼的商品必要空间系数从12降为7,相当于允许的最大包装体积缩减了42%。对于销售价格在元以上的月饼,包装成本占销售价格的比例从20%调整为15%,销售价格元以下的月饼,包装成本占比不超过20%。同时,包装材料不应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等贵重材料。严格规定月饼不应与其他产品混装。
6月,四部委《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发布,提出鼓励经营者生产、销售物美价廉的盒装月饼,对单价超过元的盒装月饼实行重点监管;严格执行包装强制性标准,不得使用贵金属、红木等贵重材料;不得以礼盒等形式将月饼同其他产品混合销售。
进入8月,中国消费者协会与中国焙烤食品糖制品工业协会联合表示,对月饼过度包装将进行消费监督;《限制食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实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表示,中秋、国庆两节即将来临,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集中整治工作,严厉查处月饼过度包装和严肃纠治“天价”月饼。
国家发改委持续部署各地对商超、酒店、餐厅月饼销售情况开展巡查,监测线上月饼销售,督促经营者抓紧整改存在的问题。8月17日,国家发改委再次表示,近年来出现的“天价”月饼,往往伴随着豪华包装、使用珍稀食材以及搭售高价商品等现象,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只占市场销售额约1%的单价元以上的盒装月饼中。可视情况开展月饼成本调查,了解真实成本和利润,并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对存在问题较多的企业将进行约谈,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并公开曝光。
中秋节前,记者走访了安徽省合肥市多家超市和商铺,未发现“天价”月饼,过度包装现象也比较少见。不少销售人员表示,这与国家的监管要求和不断加强的监管力度有关。
记者在各商超走访中,也从销售人员口中多次听到“标准”“限制”等字眼。不少食品行业从业者表示,遏制天价“月饼”、过度包装等要求在月饼市场的落实效果肉眼可见,有效纠正了过去长期存在的商品价值与包装价值之间的错位。而要进一步根治月饼市场乱象,还需要动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构建长效机制,持续加强监管力量,发动社会参与,引导月饼市场规范健康运行,营造全社会“理性消费、健康消费、绿色消费”的新风尚。
物美价廉型普遍受欢迎
在国家持续遏制“天价”月饼的态势下,消费者的消费理念逐渐变得理性、健康,月饼行业也向健康有序良性发展。
8月中旬,记者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多家连锁超市看到,商家已经开始设置月饼专区,既有种类齐全的散装区,也有琳琅满目的礼盒区。礼盒区以各大品牌月饼礼盒为主,包装多为纸盒,几家连锁商超的月饼礼盒售价多数在元至多元之间,元以上的月饼礼盒并不多见,价格相对“低调”亲民。
“超市售卖的月饼礼盒一般都是买来走亲访友的,所以价格一直没有太高,包装上既不会特别豪华也不显得小气。”某超市月饼专区一位销售员告诉记者,往年超市有时会摆放个别几款较为豪华的月饼礼盒,销量相当有限,今年有“最严月饼瘦身令”,超市干脆就不销售价格超过元的月饼礼盒了。
石家庄市藁城区黄庄村做月饼的传统已传承60多年,近年来该村生产的手工月饼闯出名号,全村已有40多家登记注册的月饼生产企业。“黄庄月饼比较偏传统,馅料和口味上符合大众口味,价格一斤十几元,最重要的是制作上坚持纯手工工艺,一直是小时候的味道。”家住石家庄市的李丽娜告诉记者,目前在市区很多商超都有黄庄月饼专柜,物美价廉很受消费者欢迎。
像商超销售的平价月饼和黄庄月饼这种味美实惠型的品牌月饼,一直是消费者中秋自购食用的首选。此外,一些月饼在口味和创意上不断“破圈”,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的